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根据王先生当时描述的情况,衣副主任认为,困扰着王先生的并不是什么“强迫症”,而是由于长期作息不规律、情绪焦虑而导致的睡眠障碍。为了确定这个判断,衣副主任建议王先生先做一个心理测量,看看他情绪的焦虑值是否偏高。不过,做心理测量就和在医院里做检查一样,是需要另外缴纳费用的。当时王先生去缴费,结果黄鹤一去不复返,就没有再回来。直到今年4月份的一天,王先生再次来到我们咨询中心向衣副主任寻求帮助。
当时他的面容看起来十分憔悴,神情慌张,眼神飘忽躲闪,衣容也显得有些邋遢。见到衣副主任之后,他单刀直入地问:“一个人长期休息不好,心情烦躁,会不会引起梦游症?”
衣副主任告诉王先生,家族遗传、精神压力过大、神经衰弱、焦虑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梦游。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睡得迷迷糊糊的情况下起来做了一件事情(比如上厕所、关灯),做这件事情是有意识的,但由于做了这件事情之后再次熟睡,醒来后忘记了。有人把这种情况当做梦游,其实并不是。梦游是指睡眠中,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起来做了某些事,且多半发生在孩提时代。
衣副主任解释了王先生的疑问,又询问王先生:“您认为现在困扰着您的问题与梦游症有关?”
王先生皱着眉头思索片刻,从上衣口袋里摸出自己的智能手机,打开了一个视频,然后对衣副主任说:“请你看看,这种情况是不是梦游?”
在王先生所提供的那段视频里,卧室和通往客厅的走廊以俯视角度呈现,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张大床,一个人躺在床上,正在睡觉。床尾放着一张写字台,写字台上摆放着一些书籍、文件还有一台电脑。视频右上角的时间显示为2015年4月8日凌晨4点10分39秒。大概过了10秒钟左右,躺在床上的人忽然坐了起来。接着,他揉了揉自己的脸,下床走到写字台前,打开电脑开始上网。因为视频角度和光线问题,衣副主任无法清楚地看到王先生的面部表情。但从他的行为举止判断,他的神志似乎是清醒的。在这段三十分钟的视频中,王先生曾一度走出卧室,随后拿着一厅饮料和一个装着煎鸡蛋的盘子重新回到电脑前。
随后,王先生又让衣副主任看了另外一个视频。这个视频的摄时间制显示为2015年4月11日凌晨6点10分。视频开始播放时,画面显得比较昏暗,地点依旧是王先生的房间,不过屋里面并没有人。当视频播放到12秒左右的时候,位于画面左下角的卧室房门突然被人打开。接着,一个人走进王先生的卧室,并顺手打开了卧室的电灯。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先生自己。视频中王先生打着哈欠,不疾不徐地从门外走到自己的床边坐下,将外套和裤子脱下来扔在一旁的电脑椅上,他仿佛是不经意地抬起头,双眼盯着镜头露出了一个十分满足的笑容。随后,他爬到床的另一头,掀开被子躺了下去。
看完了视频,王先生收起了自己的手机,神情凝重地问衣副主任:“我的梦游症是不是已经很严重了?”
衣副主任问王先生:“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情况的?”
王先生说,他是从村考上大学出来工作的。父母都在农村老家,他一个人在外租房住已经好几年了。没有结婚也没有女朋友。平时工作忙,生活上也不太顾得上,家里比较杂乱,东西从来都是乱放的。他第一次意识到“不对劲”是在三个多月前的一天早上。他起床后去浴室洗澡,发现自己的身上有很多“红印子”,当时他以为是皮肤病,去药房买了点药来擦。后来,他逐渐感觉到自己家里的东西好像被人动过。由于王先生不怎么规整物品,即便觉得不对也无法肯定是不是自己动过之后又忘记了。直到一个多星期前,王先生发现自己□□上有陌生人发送消息给他,这个人他根本不认识,也不记得加过好友,更不明白对方发送的消息是什么意思。一开始他只是关闭对话框、不去理会。但后来,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好几次,他就翻看了一下聊天记录,看完之后他差点没吓晕过去。
王先生所发现的“最早的聊天记录”是在去年的12月份,记录着他与一位网名“随风而去”的本地女网友从网恋到开房的过程。并且“随风而去”仅仅是王先生在□□上搭讪的其中一名女性。其他还有好几个。这些聊天记录上的时间都显示在深夜或凌晨。聊天记录中的王先生,时而幽默风趣,时而温柔深情,非常讨女孩子欢心。原本睡眠状况就很差的王先生看到这些聊天记录,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觉都不敢睡。他思前想后,以“家里可能进了小偷”为由,向一位在安保公司工作的朋友借来摄像头,安装在自己的屋子里。随后,王先生拍摄到了自己“梦游”的画面。
听完王先生的讲述,衣副主任打电话请吴老师过去,跟他说明了王先生的情况,两个人又把王先生的梦游视频反复看了好几遍。他们认为梦游状态下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逻辑思维。建议王先生去精神专科找专家诊断一下,最好能在睡眠状态下做一次脑电图检查。
事后,我在整理那一周的档案时特意把王先生去年那次咨询记录也翻开来看了一下。因为他中途离开,这份记录并不完整。不过从档案上记载的内容看,王先生当时的情况只是普通的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留意的地方。我实在不理解,短短半年时间,怎么会发展成这样。我问吴老师:“一个人白天累得要死,晚上难以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居然又爬起来活动。如果不是梦游,这又会是什么情况呢?”
吴老师说,人在梦游状态下,眼睛睁开,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下进行比较复杂的活动,比如去厨房炒个菜,开门走出住所。但是梦游是一种“无意识”活动。人在梦游的时候大脑对此时此刻外界发生的一切事情并不会做出反应。当外界打扰到这种无意识行为,梦游者会被惊醒。但王先生能够在熟睡后爬起来,欢快地跟人聊天,与女□□往,并且表现出与平时截然不同的个性。对自己被拍摄一事,似乎也有所察觉,还对着镜头露出笑容。这说明,王先生的这些行为都是“有意识”的。排除王先生说谎的可能性,一个人“有意识”地做某事,但自身对此又没有记忆,仿佛意识被隔离开了,这是“分离性遗忘”症状,分离,也就是人格分离。
吴老师说着顿了顿,对我笑道:“你既然看了他之前的档案,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地方。从他当时的讲述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让他内心很矛盾的细节。他的生活每天除了工作,只剩下睡觉的时间。如果他想要保证正常睡眠,他必须放弃从紧张的日程中挤出时间做自己私事这个行为。但如果他继续这个行为,睡眠不足,他身体受不了。另外,他还提到了一个‘刺激’他的事情——他的一位同事,因为长期熬夜,猝死。这件事肯定会给同样经常熬夜的他造成压力。刘欣杨,你想想你到了28岁还交不到男朋友的那种紧张感,王先生他跟你年龄相近,他也是单身。他有很多要做的、想做的事情,但他挤不出时间。在种种矛盾和压力之下,他更焦虑、更加无法入睡、更加恐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样的心理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会怎么样?”
“引起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问题,严重的甚至导致精神分裂。”
吴老师点点头,指了指大脑,说:“当然,王先生内心的矛盾问题,可能不仅仅像我分析的这么简单,他也许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矛盾。有时候可以这么说,一个人被内心的矛盾冲突逼到绝境的时候,他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出于一种自我保护、适应环境的本能,脑子就会整合衍生出另外一个‘我’帮他解决问题——你睡你的觉,你上你的班,我帮你过你想要的生活。”
那天下班回家,我打了个电话给佟彪。他说他在阳朔,准备游遍我国大好山河,再去体会异国风情。我说,“你玩得挺欢的啊,从春节玩到五一,你那万贯家财就不怕散尽了?”
他说:“你别说,现在才发现,卡里的钱还挺耐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千金散尽还复来来嘛,语文书不能白读啊。时间不肯停,只能我们自己停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