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天早上,我坐公交车去单位上班。汽车行驶到体育馆车站的时候,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带着两个孩子挤上了公交。当时我正好坐在车厢靠前排的位置,一看见有白头发的老人上了车,连忙冲老太太招手,让她坐我这儿。这位老太太挺客气的,推拒了一会儿,坐下之后又连连道谢,随后还跟我拉起了家常。我见她带着的两个小女孩扎同样的小辫、穿一样的衣服鞋子连书包也是同一个款式,笑着问:“这对双胞胎,是您的家孙还是外孙?一下子得两个,真有福气。”老太太听后哈哈大笑,摆手说:“我哪有这个福气啊?”她指了指左边的小丫头,“这个是我外孙女”,接着又指了指站右边的女孩与跟他们一块儿挤上车的的另一名妇女道:“那孩子,是她家闺女。俩小丫头在一个学校读书,是好朋友,平时就形影不离。那个丫头买什么,我家这个听了就撒泼,非要买一样的。衣服要买一样的、鞋子要买一样的,连书包和文具都要买一样的。每次走出去,别人都以为是双胞胎。”我听了老太太的话,颇为惊讶地打量那俩个小女孩。仔细一看,两个孩子的面部五官确实长得不太一样。正在我打量他们的时候,老太太的外孙女不满地嘟起嘴巴嚷道:“才不是呢!是郭媛媛,她什么都要学我!”另一个女孩闻言,也嘟起嘴巴抱起妈妈的手臂嚷道:“不是,是张佳她学我!”那一瞬间,我真觉得自己有些眼花了,尽管长相并不相同,可两个小孩的神态动作,简直一模一样!
到了单位,我坐在大办公室里,一面吃早餐一面把公交车上遇到那对“双胞胎”的事讲给陈莹听。陈莹听后,双肩一颤,掩着嘴巴道:“仔细想想,怎么觉得有点恐怖?”
“是么?”我歪头,大口嚼着糯米饭,将吸管使劲戳进酸奶瓶里,“其实当时我也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总之,特别扭。那俩小孩其实长得不像,但说话的时候,面部的表情和神态,就像是同一个人。”
旁边的刘松听了我和陈莹的闲聊,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这有什么?你们女孩子之间,不就喜欢互相模仿吗?什么衣服啊、发型啊、饰品啊,就连找男朋友都喜欢找一样的,这叫什么来着……哦,对了,好闺蜜!”
刘松这话打击面有点广,我跟陈莹一听他那歧视妇女的语调,同仇敌忾地白了刘松一眼:“闺蜜怎么了?好好端端一个词儿,你别瞎糟蹋,你懂个屁!”
“是、是、是,我不懂,你们女人的心思,谁敢懂啊……”刘松笑着,忙不迭摆手,接着他愣了一下,似乎突然想起个什么事儿,随后扭头对我道:“对了,刘姐,我记得以前有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初中生女生,专门模仿同学,吓得被模仿的那个接近精神失常,她后来她自己又自杀……反正事情挺复杂的。你要是感兴趣,去翻下老档案,那个被模仿的孩子拒绝上学,家长找黄老师做的咨询。”
刘松说的这件事儿,我并没有什么印象。吃完早餐后,大家都忙着做事,也就把这个话题抛之脑后了。等了下午四五点,该忙的忙完了,我坐在电脑前,又想起这一茬,于是登录档案管理系统,查了一下刘松说的这个案例相关记录资料。
2007年6月,一位张姓家长找到了黄老师,咨询有关儿童叛逆厌学的问题。张女士称,她的14岁的女儿小颖已经一个月没有去学校上课了。家长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但孩子就是不去学校。孩子的父亲为此十分恼怒,想要强行把孩子扭送到学校去,但孩子的反抗十分激烈,死死抓住房门、咬她爸爸的手、满地打滚、尖叫、用头撞门甚至在哭叫中晕厥过去。黄老师对家长说,孩子用如此极端的行为反抗、不肯去学校,说明她在学校肯定遭遇过让她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必须先弄清楚是什么导致她抗拒学校,一味地打骂她,非但不起作用有时候甚至会起到反效果。家长说,是的,这个他们自己也检讨了,但孩子拒绝上学的原因实在是令他们无法理解。
张女士说,她与丈夫是机械厂的普通职工,都属于性格比较外向的人,女儿小颖性格像父母,活泼开朗。小颖自小就跟职工家属院里的一群小伙伴一块玩着长大,小学读的厂办小学,初中是按片区分配,班上很多同学跟小颖早就相熟,上学放学总是好几个人一块儿走。小颖在学校学习成绩虽然不拔尖,但也不算落后,排班里十一二名。从前并没有厌学、排斥学校的情况。所以张女士完全无法理解,女儿为什么突然不肯上学。
“小颖有没有跟你们讲过,她在学校遇到过什么让她不愉快的事情?”黄老师问。
张女士皱眉回忆了一会,说:“有啊,还挺多的,这孩子话特别多,每天放学回来都爱拉着我讲,说坐她后排的男生不爱卫生挖鼻屎弹她,谁特别财迷、小气,谁装模作样很讨厌,老师表扬谁没有表扬她……哎呀,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黄老师问:“在她表现出抗拒上学之前,她有没有什么反常的行为举止?”
张女士想了一会儿说有,不过事情发生得比较早。
“去年12月份,他们老师打电话让我去学校,说小颖在学校里惹事了。她欺负同班的一位女同学,把对方拉进女厕所,浇了一桶凉水,还打了人家十多个耳光。当时可是冬天啊,那孩子浑身衣服全部湿透,脸也被打得有点儿红肿。当时对方的家长也在,非常愤怒。对方家长当着我的面跟小颖说,‘我听棋棋说,你和她是朋友啊。她把你当做朋友,你怎么能这么欺负她?如果我打你十几巴掌,你会不会痛?你是小孩,我不能跟你计较,但往后你再欺负别的孩子,我就打你妈妈,因为是她没把你教育好。’”
张女士说到此处,对黄老师解释道,他们家虽然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平时对孩子管教也是严格的,怎么都想不到小颖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当她听到对方家长的话,感觉就像被人打了十几巴掌,脸上火辣辣的。张女士先向对方家长郑重道歉,又拉着小颖让她道歉。没想到,小颖十分倔强,拒绝向那位同学道歉。这让张女士非常生气,也不顾地点场合,直接打了小颖几个耳刮子。回家之后,小颖爸爸知道了这件事,要求小颖写检查和道歉信,小颖发脾气拒绝,她爸爸又打了她一顿,最后小颖妥协了。
“那之后不久就是期末考,接着就放寒假了。小颖被她爸爸打了,也知错了,之后没有发生什么,这件事也就过去了。今年开学之后,大概过了一两个月,这孩子开始有点反常,平时放学回家话挺多的,突然就沉默寡言了,而且脾气暴躁,动辄就发火撒泼大哭大闹。为此她爸打了她好几次。五一过后,她不肯去学校上课,一开始是装病,被我们揭破后,她就开始撒泼。”
从家长的述说中,黄老师发现,在对小颖的教育方面,家长采取的主要办法就是打骂孩子。这样非但无非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拉远了亲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最亲近的人完全不理解自己的感受,如此,她自然也不会向父母讲述自己的烦恼。在跟家长做了分析之后,黄老师希望这位家长能带孩子本人过来做心理咨询。在第二次咨询时,黄老师见到了小颖。在黄老师问及小颖不肯去学校上学的缘故时,小颖说:“他们都在议论我。”
“他们,指的是谁?”黄老师问。
“班里的人,老师,还有别的班的人。”
黄老师问:“那些都是你认识的人吗?”
小颖回答:“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
“你认为他们在议论你些什么?”
“他们说我坏话。”
“你听到了他们说话的内容?”
当黄老师问到这个问题,小颖的情绪显得有些失控了。
“我不知道,但他们都在说我,他们全部都在讲我的坏话,老师在讲,同学讲,那些不认识我的人也都在讲。他们以为小声讲我就听不见了,我爸爸妈妈也讲,他们晚上关起门偷偷讲……”
黄老师:“你觉得他们不理解你的感受?是吗?”
此时,小颖的情绪已经非常激动了,她站起来,哭叫道:“理解个屁!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老师、还有那些人!他们都不知道,她什么都要学我,我的东西她都要,现在她满意了啊,装弱小,骗人同情,都是我的不对,她满意了啊!我的朋友,我的东西,全部都是她的了,她就高兴了啊!”
那一次咨询,因为小颖的情绪太过激动而中断。在后续的咨询过程中,黄老师逐渐了解到了让小颖内心痛苦不已、拒绝上学的原因。
2006年10月,刚进入初中的小颖,因为性格比较开朗,在班里很活跃,被老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