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国词典的一部分,与危机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相比,2007年的能源密度大约是当时的40%,这就意味着从消费者的眼光以及他们的可支配收入的角度来看,能源成本上升仅仅占了他们经济支出的很小一块,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世界经济能够经受住几乎是不间断的能源成本的攀升。
更重要的是,这或者也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发达国家没有对石油生产国,尤其是对俄罗斯采取较为坚定的对立姿态。
此外,美国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现今的唯一超级大国和冷战的胜利者,但当它遭遇2001年的“9?11”恐怖主义袭击,发动了错误的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还有其他事务需要处理,没有更多的精力发动一场新的对抗。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改变了俄罗斯在大棋局上的位置,不再将其视为目标,与它对油价上涨承受能力的增强不无关系。对于美国来说,不可能有两全其美的方案:既能够铲除自己的敌人,又不让俄罗斯得益。事实上,美国要解决的敌人,必须有俄罗斯的配合——至少袖手旁观才能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不仅美国,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对石油的消耗都在快速下降。
2010年6月9日,英国石油巨头BP表示,2009年世界石油日消费量减少120万桶,降幅为1982年以来最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需求已降到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几乎所有需求增幅都来自中国、沙特和印度”。整体来看,2009年世界石油日产量下滑200万桶或2.6%,降幅超过日消费下降速度,也是1982年以来最大。
石油枯竭倒计时
石油的日渐枯竭的事实,正在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确切地说,只要美国不再遮掩石油比人们想象中的速度更快地走向枯竭的真相,油价不需要人为拉升就会爆发,回到它应该到的位置——与全球超发的货币相比,100美元的油价是被严重低估的。
2010年11月9日,英国《卫报》报道称,据国际能源署的两名高级官员透露,为了避免引发外界对石油短缺问题的恐慌,美国正发挥其巨大影响力,鼓励能源监控机构对石油供应量下降、面临短缺的问题视而不见,并夸大找到新油田的几率。国际能源署2005年曾预测,到2030年,世界石油供应将达到顶峰,日产量高达1.2亿桶。但是他们随后将产量降低到1.16亿桶,2008年又降到1.05亿桶。在这位内部人士看来,“1.2亿桶的日产量纯属胡说,即便是维持石油产量每天9000万~9500万桶也是不可能的。他们是担心一旦这些数据公布,很可能会引发石油恐慌,进而影响到金融市场。美国担心石油顶峰期结束,因为那将威胁到他们使用石油资源的权力”。另一名国际能源署官员则披露,在他们组织内部,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不要惹怒美国:“石油储量根本没有美国宣扬的那么多。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石油顶峰期,我认为情况将变得越来越糟糕。”
根据英国能源调查委员会在2010年10月份公布的一份报告,全世界常规石油产量可能已经达到顶峰,2020年之前将达到终结点,只是政府没有勇气面对这个危险。英国自由党议员约翰?海明说:“英国政府需要加快发展更稳定的低碳经济,以避免石油波动造成严重的经济混乱。”英国石油储量消耗分析中心称,石油开采量下降10%~15%就足以令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完全瘫痪。20世纪70年代,石油开采量仅下降5%就导致全球物价上涨了5倍。
如果纯粹从利益的角度研究一下战争,就会发现,战争几乎都与资源的争夺(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有关,而稀缺的资源尤其成为争夺的目标。
石油就是这样一种资源。
澳大利亚的希拉?纽曼指出:按照今天的消耗速度,石油只能维持40年。石油生产不可能在未来的40年一直保持平稳,之后突然跌至零点,事实上,它将出现一个生产顶峰,随后便进入衰退期……石油极限已经到来,天然气与煤炭紧随其后,各国政府却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千方百计维持现状,局势因此进一步恶化。现代社会寄希望于生物、风能及太阳能,然而,研究表明,非化石燃料只能取代化石燃料的一小部分。后者是自然界经过几百万年的积淀赋予人类的宝贵财产,然而,20世纪末21世纪初仅仅几代人就将其消耗殆尽,人类身处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一观点在美国和平与世界安全问题专家迈克尔?克莱尔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全球当前石油产量的相当一部分——50%——是从116处大型油田开采的,每一处每天的产量都超过了10万桶。当然,其中除了4处油田之外,其他所有的油田都是四分之一世纪之前发现的,其中,许多已经显露出产量下滑的迹象。在这些已经(或即将)枯竭的油田中,有一些是全球产量最大的油田,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墨西哥的坎塔雷利油田和科威特的布尔甘油田——此三处巨型油田的产量加起来高达每天820万桶,大约是全球总产量的1/10。
连美国能源部都改变了立场,在2005年将沙特阿拉伯2025年的预计石油产量从每天2.25千万桶下调到每天1.63千万桶,降低了28%,2006年又再次下调到1.51千万桶。现在看来,许多分析家认为这一数字仍然过于乐观。
而且,一些旧油田为了增产而使用高风险和破坏性的手段,从而导致油田大面积衰退。另外,石油的消耗量也在上升:1950年时每天是1000万桶,1962年增加到了每天2500万桶,1971年是每天5000万桶,而到了20世纪末,则增至每天7500万桶。
中东动荡早已注定
如果懂得这些信息,再重新审视美国近年来,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全面应对未来油价可能上涨的努力,还会认为这是美国人的杞人忧天吗?还会认为石油战争距离我们很遥远吗?
别忘了,对伊朗制裁的强化和迫使伊朗回归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所产生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伊朗不能享受油价上涨带来的好处,或者说,油价上涨的好处最大限度地与伊朗屏蔽了!
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70%在中东,而控制中东石油资源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美国副总统切尼曾明确讲:谁控制了海湾石油的流量,谁就能对美国经济,甚至“对世界其他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拥有“钳制”力。未来学家托夫勒也曾讲到,控制了中东地区的石油,美国就捏住了向其主要竞争对手供应石油的输油管口。
中东的动荡其实早已注定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美国无可比拟的优势,借助其普世价值观在中东的认同即水到渠成。
当然,蕴含在经济中的石油战比蕴含在军事中的石油战,要含蓄得多,隐晦得多。蕴含在军事中的石油战,从来都是充满血腥的。
而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石油危机。
石油战争
石油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很多研究者认为,希特勒攻击苏联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但希特勒为什么要那样做?德意志帝国军备和战争生产部部长阿尔伯特?斯皮尔在1945年5月对他的审判中说,在入侵苏联的决定中“对石油的需要肯定是一个最重要的动机”。
德意志第三帝国发动“闪电战”所依靠的机械化部队,离了石油几乎寸步难行。
怎么办?
1939年8月23日,德国和苏联签订了为期10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想借助德国之手,削弱帝国主义的势力,同时,获取东欧的领土。而德国则想得到充足的石油供应,全力以赴荡平欧洲。苏德签约后,苏联向德国提供了大量石油、工业原料、食品和粮食。并且,极力讨好希特勒。“在德国采取每一个新的侵略行动或进行新的征服时,代表斯大林的莫洛托夫从不放过任何机会来赞扬和奉承德国人”。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要求苏联向德意志帝国提供的石油数量太多,以至于克里姆林宫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石油以弥补缺口。直到1941年6月22日,苏联还在为德国提供占其石油进口大约30%的石油。但是,德意志帝国的石油高达58%来自罗马尼亚本土的普洛耶什蒂油田。
关键的问题在于,斯大林也看中了这片领土,1940年6月,斯大林的军队越过苏德条约中的界限,向普洛耶什蒂油田靠近,这实际上意味着,希特勒已经没有选择。于是,苏德战争开始。希特勒的最高目标就是征服苏联高加索的石油产区。苏联的马歇尔?萨姆延?泰莫申科司令对最高国防委员会说:如果德国成功夺取了莫斯科,虽然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失望,但绝不会打断我们的大战略……唯一重要的东西是石油。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使德国增加他们的石油消费,尽一切可能把德国阻止在高加索地区。
石油,竟然是促使希特勒冒险攻打苏联的主要原因,当然也是希特勒失败的重要原因,石油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当我们回望这页历史,会产生忧患意识吗?
问题是,石油战争对于中国而言,并不遥远。
事实上,中国已经被盯上了。
注释
①俄军总参谋长称已掌握美以轰炸伊朗计划.中国日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10-04/13/content_9723063.htm?prolongation=1,2010-4-13
②美军称已制定好袭击伊朗计划伊革命卫队强硬回应.中国日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2010-08/03/content_11084708.htm?prolongation=1,2010-8-3
③2009年美国1/4粮食用于生产汽车燃料.科技日报,2010-1-25
④戴维?桑德罗.打破石油魔咒.中信出版社,2010
⑤专家推测美军有可能用钻地炸弹摧毁伊朗核大国梦.信息时报,2006-4-17
⑥美国调运巨型钻地炸弹准备伊朗战争.环球时报,2010-3-20
⑦同上。
⑧戴维?桑德罗.打破石油魔咒.中信出版社,2010
⑨(美)罗伯特?布莱斯.能源独立之路.陆妍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⑩戴维?桑德罗.打破石油魔咒.中信出版社,2010
孙伶俐.美国防部长访问阿富汗为撤军做准备.新华社,2011-3-8
美国从伊拉克撤军有玄机.中国经营报,2010-9-4
多派联合执政结束政治真空“后美军时代”伊拉克局势依然复杂难料.央视国际在线,2010-12-24
军舰流行隐身,未来海战有变数?.广州日报,2010-9-26
穆巴拉克辞职前最后18天:英情报者称其转移财富.南都周刊,2011-2-23
穆巴拉克瑞士资产被冻结外媒称家族财富或已转移.第一财经日报,2011-2-14
能源局否认中国能耗最大5万亿投资新能源.京华时报,2010-7-21
中美签署200亿美元新能源大单.上海证券报,2011-1-20
世界粮食危机美国玉米变燃油计划遭质疑.文汇报,2008-5-3
时寒冰:生物燃料背后的道德风险.上海证券报,2008-7-7
中国新能源信息网.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http://newenergy.nengyuan.net/2009/0828/4251.html,2009-8-28
锁定新能源产业的美国布局新能源利用全面铺开.瞭望,2010-3-2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取得工业开发成功的仅为北美洲(以美国为主)。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较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页岩气起始于阿巴拉契亚盆地的泥盆系页岩,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扩大到密歇根和伊利诺伊盆地,产层扩大到下石炭统页岩,产量达84亿立方米,其资源量可达数万亿立方米。
韩晓平.美国将掀“页岩气能源革命”.环球时报,2011-1-31
(美)伊科诺米迪斯.石油的优势:俄罗斯的石油政治之路.华夏出版社,2009
石油储量疑被夸大专家预测40年后全球石油枯竭.世界新闻报,2010-11-17
(澳大利亚)希拉?纽曼等.最后的能源危机.龚东风,曹钦琦,项霞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美)迈克尔?克莱尔.石油政治学——高油价时代的大国博弈.孙芳译.海南出版社,2009
任海平.油气资源牵动地缘政治.人民日报,2004-7-30
(美)伊科诺米迪斯.石油的优势:俄罗斯的石油政治之路.华夏出版社,2009
(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董乐山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
(美)伊科诺米迪斯.石油的优势:俄罗斯的石油政治之路.华夏出版社,2009第七章裂缝中,什么让中国战栗
油价上涨虽然会给美国等西方国家带来压力甚至是巨大压力,但别忘了,当石油作为武器使用,仅仅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大起大落,就足以实现目标。
真正强大的民族,是最善于在反省中进步的。石油战争即使发生,也不单纯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找的。按照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每年新增汽车消耗的成品油相当于新建一个2000万吨级炼油厂!
农产品的新周期乃是伴随着忧伤、痛苦和恐惧的新周期,故称之为“恐怖新周期”。这同时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鼓励、支持农业发展的原动力。美元所依托的两大基础:石油和粮食,目前石油为主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能源取代石油成为美元新的锚之前,粮食依旧是美元的重要支撑力。
财富被掠夺走,经济骤然衰退,往往是汇率战的直接结果。最常见也最低端的汇率战,就是货币之间的竞争性贬值。汇率战争高级的形式,是在最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升值,同样在最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时贬值,通过升值、贬值的节奏交替,掠夺财富,毁灭对手。
应该认识到,以GDP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和以GDP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正加速我们这个国家腐败的蔓延、私欲的膨胀、价值观的迷失和道德感、伦理观的沦丧。当金钱、房子等取代传统的一切信仰而成为核心信仰根植于这个民族,它还能好好静下心来反省吗?
汇率战依托的重要战场或者载体,就是泡沫。任何一个泡沫严重的经济体,都难逃厄运。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所谓的汇率战,仅仅泡沫所累积的破坏力量,也足以让一个经济体陷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