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重新招兵买马,拍电影,放电影,再拍电影,再放电影,以战养战,这五百万可以挺很长一段时间了。
……
陈思远,高濂还同许贯武谈了一些现在香港电影的形势,也说了说他们将来的打算。许贯武听了之后却有些无言,他惊讶地发现这两人的想法还停留在十年浩劫开始之前,对于香港电影目前的环境了解不深,还以为他们拿到钱之后,再拍电影的话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同。
对他们拥有如此乐观的心态,许贯武是表示欣赏的。不过对于他们的想法却并不苟同。香港电影现在的形势,已经与十年前有了根本的转变。
十年之前。香港电影还是黄梅调。七日鲜的时代。那时候香港电影工作者普遍缺乏经验。缺少资金,缺乏人才,所拍摄的电影大都粗制滥造,号称是七日鲜的电影,一部电影拍七天已经是罕见的大制作。
这种粗制滥造的七日鲜电影,自然比不上左派电影公司所出产的电影。因为左派电影公司人才济济,而且拍电影既舍得投资,有同样舍得花时间。所拍摄的国语片画面优美,剧情动人,而且无论男影星,还是女影星都是英俊潇洒,漂亮迷人,星味十足。
最知名的女演员如夏夣,更是把金镛老爷子都给俘虏了,当真可以算得上是魅力惊人。而且据说金镛武侠名著之中的女主角,就有很多是以夏夣女士为原型的,比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天龙八部》之中的王语嫣等等。
左派电影公司出产的电影也因此广受欢迎,不仅在香港取得票房佳绩。连南洋一带的院线也购买左派电音公司的电影,可以说在那个年代左派电影公司当真是风光无限。将七日鲜的粤语片打的不成人形,如果不是楚原导演那部《七十二家房客》横空出世,香港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粤语电影的出现了。
但随后发生的十年浩劫,彻底将左派电影公司打入到深渊之中。公司内部所有员工通通撤回内地接受审查,所拍摄的电影需要严格的政审,院线只能放映革命样板戏,战争片与纪录片,结果搞得本来繁华一时的双南院线,成了猫不挠狗不叫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方。上座率不满一成,开门就是亏钱,左派电影公司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一场浩劫全都消耗光了。
资金消耗光了倒也不是什么难题,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是问题。
但关键是左派电影公司停业的太久,都已经与香港电影市场脱节了。在他们停业的这十年中,电懋,邵氏,嘉禾,许氏先后崛起,武侠片,功夫片,鬼马喜剧片,功夫喜剧片,都市动作片等等,大热的类型片都已经换了起码三代之多,可是这些左派电影人还以为自己出品的历史片,社会伦理片,家庭喜剧片会大受欢迎,不得不说这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香港人有很多都是从内地逃难过去的,所以他们自然对国内有很深的感情,而且大部分人也都会讲国语,所以看国语电影都没有问题。
但现在的电影观众多数都是香港本地出生或者长大的香港人,他们在身份认同上也认为自己是香港人,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认为自己是内地人,只不过是逃难到这个地方。
身份认同产生的变化,从小接受的文化教育,令如今的年青一代对于国语电影不再热衷,再加上现在粤语片制作精良,明星频出,对他们来说更加有吸引力。再加上熟悉的背景环境,市井俚语的运用,电影主旨的转变等等,也让他们产生了文化上面的认同,对国语电影自然就更疏离了。
五零六零年代的左派电影公司出产的电影,主旨都是导人向善,讲究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工人阶级都是乐观向上的,资本家都是面向丑恶的,工人阶级是战无不胜的,资本家是迟早要关门倒闭的。
但是现在香港电影的主旨却是享乐为上,自由主义,主角不再是那么高大上,伟光正,好像品德高尚的圣人一般。而是也自私自利,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好銫叹风流图享受,不再大公无私,反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
这其实也是香港从质朴的农业社会,转型到竞争激烈的工业社会的反应。在商业社会之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势必是有些太理想化了,而且也得不到年青一代的认同。
如果现在左派电影公司再宣传这种思想,那肯定会被人笑话的。只是陈思远和高濂两个人好像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是很一往情深的相信他们所拍摄的电影,一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
对于他们这种天真无邪的想法,许贯武善意的提醒了几句,见没有什么效果,也只好不再去管这件事。相信他们再撞墙碰壁之后,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
陈思远和高濂随后拿了许贯武的签单,兴致勃勃的回去了。看到他们兴高采烈,干劲十足的样子,许贯武忽然觉得他们很可爱。这是一群有理想,有冲劲儿的电影人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