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非常清楚益州地区的官员几乎都是益州本地的世家大族的成员,益州地区之外的官员基本上都将益州认定为自己所不愿意去赴任地区的第二名。。。至于外地官员不愿意去赴任地区的第一名,自然就是交州了,毕竟益州只能算是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气候潮湿罢了,但是益州的经济还算不错,文学氛围也还算可以,用来安享晚年生活还行。
而交州地区基本上就是找不出任何优点了,因为交州地区人烟稀少,猛兽毒虫众多,经济方面也可以说是不堪入目,而且到处都是瘴气毒水,生存环境极为恶劣,因此交州除了原住民之外,基本上就是一些被发配过来的罪犯,至于那些大汉官员除非是万不得已,否则是绝对不会来交州为官的,甚至刘鑫都曾经听曹操讲过这么一个笑话,那就是他宁愿在洛阳周边当一个县令,也不愿意去交州当刺史。
所以,益州地区的官员基本上都被当地的世家大族给把持在手中,因此益州官场难免会成为一滩死水,益州地区的官员们都是在为了自己所在的家族获取利益,根本不会在乎其他的事情,因此益州地区的发展速度可谓是非常堪忧,而大汉中央朝廷也对此毫无办法,毕竟那些有能力的官员都不愿意去益州任职,而且强龙不压地头蛇,就算是有官员愿意去益州任职,但是很快就会被益州当地的官员所排斥,因此要么碌碌无为,要么就是被赶出益州。
所以,在杨赐看来,就算刘鑫之所以想要重启州牧制度,就算所图甚大,但是也能够给益州地区带来发展的契机,而且对于大汉来说也是好处多多,因此作为大汉忠臣,杨赐自然是选择答应刘鑫的建议了,毕竟杨赐也觉得州牧制度的确有重启的必要了,毕竟又不是只给刘鑫安排一个益州州牧的职位,其他人为了剩下的州牧职位,恐怕也会同意这州牧制度的重启吧。
毕竟在刘鑫的建议中,杨赐肯定是会作为发言人去将这个重启州牧制度的计划报告给汉灵帝,而像重启州牧制度这样重要的提案,汉灵帝肯定会在朝会中发表的,到时候杨赐难免会与其他官员进行辩论,但是像重启州牧制度这样的“众乐乐”的提案,肯定能够得到一些有心人的支持,所以通过的可能性应该非常高。
所以,想到这里的杨赐呵呵一笑,开口说道:“如此甚好,既然王爷你都这么说了,小老儿也觉得州牧制度的确是有重启的必要,毕竟如今大汉的情况,一些偏远州的刺史权利实在是太低了,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尴尬,所以小老儿我愿意支持王爷你的这个计划,等到王爷你觉得时机成熟的时候,大可以派人或者说是给小老儿我一封书信,到时候小老儿我就给陛下提出这个计划。”
刘鑫见杨赐同意了自己提出的计划,心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虽然刘鑫在表面上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但是这不过是刘鑫想要给杨赐一个心理暗示罢了,毕竟刘鑫觉得自己做出一副笃定杨赐会答应自己的样子,在某种程度上应该能影响到杨赐的想法才是。。。
毕竟刘鑫也算是一个半吊子的心理医生,外加刘鑫还拥有一个“仙师”身份,这两者想加起来的效果还是有的,因此刘鑫到了这个三国世界之后,就开始有点向神棍靠拢的倾向了,刘鑫无论什么时候,基本上都是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而这也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而刘鑫虽然觉得杨赐应该会答应自己的提议,不过刘鑫觉得成功率也就在百分之六十左右,毕竟刘鑫也知道自己虽然说的是光面堂皇,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但是对于杨赐这种久经官场的“老司机”来说,肯定不会完全相信自己的说辞,而且应该也能猜到自己想要将益州收归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刘鑫也刻意的透露出自己想要成为“诸侯王”的意思,以此来诱导杨赐相信自己只是要成为大汉新一任的诸侯王,而不是想要谋夺皇位!
因此,刘鑫的这一段话也算是半真半假,终于成功的迷惑了杨赐这个“老司机”。
于是乎,刘鑫与杨赐就此事达成了共识,并且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刘鑫还因此提供了杨赐更多的好处,比如刘鑫又给了杨赐一份简化的钢笔制造方案,毕竟笔墨纸砚这四样文房四宝之中,笔能够排在第一位,自然是证明了笔的重要性,因此刘鑫觉得自己有必要将钢笔制造出来,毕竟钢笔相对于毛笔来说要方便快捷的多,毛笔写一次字还得研磨半天的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会很麻烦,而且钢笔在写小字的时候也会轻松的多,而毛笔更加适合写大字。
当然了,刘鑫还是觉得毛笔字看起来要比钢笔字好看的多,而且那毛笔字的格调与蕴意也是甩了钢笔好几条街。
不过刘鑫觉得一切都要百花齐放嘛,钢笔在如今的大汉应该也有一席之地的,所以刘鑫决定还是要把钢笔提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刘鑫并不习惯写毛笔字。。。
既然要将钢笔带到这个世界,那么刘鑫觉得自己也得起到宣传钢笔的责任,因此刘鑫自然而然的找上了杨赐,毕竟杨赐可是大汉文士势力的带头大哥,如果杨赐能够成为钢笔这样文具的代言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毕竟钢笔如果能够得到杨赐的认可,那么只要杨赐随便替钢笔说几句话,那自然能够得到大汉文士的追捧。
因此,刘鑫专门准备了两支做工精良的钢笔送给了杨赐与杨彪,并且将记载着钢笔制造方法的书信交给了杨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