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情满葫芦峪最新章节!

    当冯有年赶到后只对瓷片看了一眼就放下了。“石先生能否说说这东西的来历?”面对曾经的猎物,冯有年没有一丝的尴尬。

    “这好像与这件事没有关系。”石老四还记恨着被对方狠宰的一刀。但不动声色地顶了回去。

    “来路不明的东西我们可不敢碰。”冯有年毫不客气。

    “我担保这东西绝对干净。再说我也不想卖它,只是暂时押在这儿。”

    “既然石先生这么说,兄弟,开票吧!东西我们接下了。”冯有年对柱子说。

    看着柱子签好支票,看着柱子叫来财务总监,看着石老四与财务总监一同离去,冯有年一直翘着二郎腿舒适地坐在真皮沙发上不动声色。但还没等石老四走远,冯有年就猛然起身,一把抓住柱子:“你务必多派几个人把这家伙给我盯死了,我这就吩咐下去找人接手。”冯有年罕见地露出急躁的神情。

    柱子一见大哥的神情,没有多问就吩咐司机小王:“多找几个人把石老四给我盯死了。”

    没等柱子吩咐完,冯有年插话进来:“主要是看他跟什么人接触。”

    看着快速离去的司机,冯有年才长舒一口气。柱子也才有机会提出心中的好奇:“大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钧瓷!霞红窑变彩釉双耳贡瓶,是真货。而且是能够完整拼接的一组钧瓷碎片,不过缺少一只耳。而我手中恰恰就有一只钧瓷残片的耳,不过,我手中的是只龙耳,而这个残片中的是虎耳。也许不是同一件,但大致看来,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东西上的。”冯有年牙齿咬得咯吱吱响。

    “这又怎么了?”柱子仍不解。

    “我手中的那只钧瓷残片贡瓶龙耳是我父亲的遗物,就在他出车祸时还紧紧攥在手中的。”冯有年的脸已经有些变形了。

    “啊?!难道这、这……这就是那个线索?”柱子也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十有八九!”冯有年握紧了拳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姑父出事的时候他石老四绝对没有这个能力。”柱子在认真地分析。

    “他石老四充其量就是个跑腿的小卒,最关键的是他背后的主谋。”冯有年虽然在愤恨中也没有失去应有的理智。

    “那我们该怎么办?”柱子严肃地盯着冯有年。

    “这件事我得冷静冷静,好好地分析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冯有年停了停。“他石老四为什么来这么一手?他的目的真是只想借钱?如果不是纯纯为了借钱那又是为了什么?这件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是谁交给他的?而他背后的那个人又是为了什么?”冯有年凝眉苦思。

    二人商量了许久也没有理出个眉目。他们手中的线索太少了。

    其实,在半个月前,在洛阳那座古旧的四合院里,衣衫整洁的老老年人对肥胖的老年人说出的计划就是用这些钧瓷残片引出传说中宋徽宗的藏品,从而最终查出藏宝的地点。因为,他们在那个装钧瓷残片的金属密码箱底部,就在丝绒衬底的下面,隐秘地装了一个定位发射器。他们的想法是:如此珍贵的钧瓷残片,拿到手的那个人肯定会珍藏起来。如此这般,就很有可能与他们所认为的那些宝贝放在一起。这样,他们也就可以最终知道传说中的宝贝到底藏在哪里了。至于再后来采取什么手段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下一步的事情了。由于敌人在明处,他们在暗处,发动进攻的主动权在他们手中,他们一点儿也不担心诱饵的安全。反正上了双保险,如果进攻不成功,大不了最后再取回自己的诱饵就是了。但令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柱子压根就是一个对古董等物件不动心的人。在柱子的眼里,他因为没有贪婪的欲望,也就不知道古董的价值,或者说没把古董的价值看得有多么重。这样的诱惑其实在他柱子这里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无欲则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一点上说,他们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柱子绝不会把钧瓷残片跟传说中的宝贝放在一起。由于柱子对古董的无知,他只能求助于冯有年。这虽然也是他们预料之中的事情,也是他们预期的发展方向。但这个方向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是一个没有正确结果的方向。而更令他们料想不到的事情是,他们千辛万苦得来的用于当诱饵的钧瓷,却恰恰让他们暴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疏忽。这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原来,冯有年的父亲冯泰坤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主攻的专业就是考古。在小有名气后,又对中国古典文化考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要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考古,自然是到中国国内进行实践研究才是最好的途径。因此,趁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冯泰坤就与夫人一同回到了国内。儿子在美国已经成家,也有了自己的事业,与舅舅一起经营自己的工艺品贸易公司。因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探测设备,很快,冯泰坤在行业内就有了些名气。一次,在河南禹州的考古发掘中,他们意外地发掘出了一座宋代的官窑——钧窑。其中出土了几件钧瓷残片,最重要的是有几件是完整的器物所留下的破碎残片。钧瓷最珍贵的就是它的窑变艺术,素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这次考古发掘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陶瓷制造技术尤其是宋代的窑变技术都是难得的机遇。这在当时国内的考古界都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