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援助、抚恤死伤、沟通政商、人员交流、管理船员等等。在座的,除了冯六是长崎的大通事,其余四人都是大商人、大船主,这一聊起来,发现他们之间都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在任何时候来讲,经济利益的力量都要远超过通过地域划分的情分。对于海商也是如此,在当时,船东、主管、火长等为一个阶层,水手为另一个阶层,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说是阶级划分的分水岭也不为过。因此,抛开地域限制,这四个人其实对待很多事情有着共同的看法。很快就对商会的功能、组织架构、人员组成等基本问题形成共识,剩下的问题就是细化的问题了。特别是他们加强了商会对船员管理的功能,像什么服从命令听指挥,禁止酗酒、斗殴、赌博,注意防火,买卖公平等等。这都是王进贤所没有想到的。
三、
就在长崎华人商会紧锣密鼓的筹办之时,欧阳华宇辞世了,作为在长崎的华人领袖,他的辞世是华商界的一大损失。由于欧阳华宇等华人曾经在悟真寺购买了一块墓地,按照欧阳华宇的遗愿,他的遗体将被安葬在悟真寺。
“商会的成立仪式和葬礼安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太合适吧。”王进贤对于把商会的成立仪式和欧阳华宇的葬礼前后脚举办,觉得不太合适。
见江兰:“没有什么不合适,大家都是商人——务实。正好各地华人的头面人物都来到长崎,大家来一趟也不容易,不如两件事情一起办了。连欧阳公子都同意了,您就别介意了。”
王进贤:“欧阳公子同意了?”
见江兰:“同意了。欧阳公子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1】”
王进贤:“这是陶渊明的诗啊。好吧,既然欧阳公子的同意了,我再啰嗦反不为美。”
【1】陶潜所作的《挽歌》。
四、
在日本各行各业的华人给欧阳华宇举办了十分隆重的葬礼,为他送葬。转天来,这些华人参加了长崎华人商会的成立仪式。来参加成立仪式的还有长崎奉行长谷川权六等日本官员及商人。在成立仪式上,王进贤毫无悬念地被选举为第一任贾必丹。
趁着这个大好机会,王进贤和各路人马商谈合作事宜。特别是和平户的华人贾必丹李旦【1】确定了合作意向。李旦答应承担很大一部分和幕府的额定贸易,这让王进贤出了很大一口气。
幕府政府对王进贤寄予厚望,赏赐大量的金银财宝,并托王进贤转交万历皇帝礼物和国书。幕府还与王进贤签署了巨额贸易协定,以及工商业发展的意向。王进贤和见江兰反复计算,觉得这些贸易定额对于他们的输送能力来讲,还是过于巨大了。和李旦的合作不但减轻了王进贤的压力,而且体现了华人之间——无论是福建人还是福建人团结合作共赢的局面。
李旦还告诉王进贤:幕府在每年的春季制定货物的价格。每年从中国到日本,春夏秋三季都可以通航。也就是说,中国和日本之间一年可以交易三次,而葡萄牙和西班牙往来日本,只有春季一季。所以每年春天的时候,可以少带点货物,这样物以稀为贵,有助于抬高物品的价格。而夏季、秋季的可以按照春季的价格进行倾销。当时,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长崎和平户,由于幕府政府大力禁止南蛮教,所以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对日生意受到很大影响。而英国和荷兰的对日生意才刚刚开始,完全不成规模。特别是由于这两个国家没有像葡萄牙占据的澳门那样的对中贸易窗口,因此获得中国的货物极难,而把货物从西欧本土运来,那成本实在是高的吓人,任何物品在这么长的距离下都完全没有竞争力,况且他们的很多物品成本本来就比中国高。因此,长崎的贾必丹王进贤和平户的贾必丹李旦的这种约定,几乎可以控制对日的贸易。二人在谈笑风生、推杯换盏之间,操纵着日本的对外贸易,保护了对日贸易华商的最大利益。
【1】李旦(?-1625年),明末福建泉州人。天主教名,绰号为“”,一作“”(中国船长)。17世纪中国东南沿海知名的海盗商人。拥有武装船队的他,于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等辐辏航线同时进行商业贸易与船只抢劫,传闻李旦为郑芝龙义父。
五、
很多人都不明白,王进贤为什么会在各种匆忙的会见商谈的间隙,居然抽出时间会见了平户的一个裁缝——颜思齐【1】。
王进贤:“最近生意还好吗?”
颜思齐:“回大人的话,说实话,不太好。”
王进贤:“不必拘礼。为什么不太好呢。”
颜思齐:“听说是德川幕府不希望外样大名生意做得太大,因此一直在有意压制外样大名的贸易。像平户藩这样的大名,现在做贸易的限制越来越多,因此到平户藩做生意的商人越来越少了。像我们裁缝,吃的都是百家饭,只有到平户的生意人多了,我们的生意才会好。如果生意人去的少了,我们的生意必然会越来越差。”
王进贤:“哦。是这样。长崎是德川幕府的直辖地,可以到长崎来做生意吗。”
颜思齐:“的确有这样的想法。我周边也有不少人举家带口迁到长崎。可是我琢磨着,大家都去长崎,长崎的竞争就太激烈了,生意也不一定好做,而且我们在平户藩很多年了,人脉都在那里,如果一旦到长崎,白手起家,从头开始,我担心——”
王进贤:“是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你有什么打算吗?”
颜思齐脸色发暗,唉声叹气道:“那就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王进贤:“我听说在南方的海面上有一座大岛,日本人叫做高砂,我们大明叫东蕃岛,正好在南北交通的要道之上。岛上面山高林密,土地肥沃,只有一些未开化的土人。如果能够占据此地,加以开发,必能繁华似锦。”
颜思齐的眼睛亮了。
王进贤:“道明。”
周道明:“大人。”
王进贤:“这位是周道明,是我的贴身的亲兵,你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可以找他。我如果能够帮忙,一定会尽力的。”
颜思齐:“怎敢有劳大人。”
王进贤:“不必如此客气。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你有大志,我不过能够送你一匹快马罢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异日相见,说不定我王进贤还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呢。”
颜思齐眼泪汪汪涌上眼眶,伏倒于地道:“多谢大人教诲,如果异日我颜思齐有得志的一天,绝不相忘大人的恩情。士为知己者死,大人如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万死不辞。”
王进贤:“周道明,你知道我素有神仙之名。今日如此繁忙,我还抽出时间与颜先生相见,足见此人不是凡品。我将与此人的联系托付于你,你绝不可以慢待颜先生。”
周道明:“不敢有负大人重托。”
【1】“开台王”颜思齐(1589年——1625年),字振泉,漳州海澄县人。生性豪爽,仗义疏财,身材魁梧,并精熟武艺。台湾开发史上,颜思齐最早率众纵横台湾海峡,招徕泉漳移民,对台湾进行大规模的有组织的拓垦,因而被尊为“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