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柳虹的出现,还是让莫船感到震惊,自己与她怕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里,但在莫船看来,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作为市报新闻部主任,柳虹有着属于自己的圈子,那个圈子不光是达官显贵,也代表着主流声音。而莫船,从离开体制就知道自己成了边缘人,一个边缘人同主流世界似乎没有多少共同的话题。
事实上,在莫船没有找柳虹的这几年,柳虹也没有找过他,所以那段共同的时光更多只能是种怀念。
他没想柳虹会来看他。
柳虹叫他一声莫校长,莫船回她一句柳主任,说明两人对对方现在的情况并不陌生,柳虹的来意用她的话讲,有三个意思。一是市教育大会上将一中说成是培植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典型,一中成为全市教育的又一名片。为此,日报上也发表了一篇署名李愚同的文章《顺应人民呼声,培植优质教育资源》。而一所叫“青鸟教育”的培训学校也打出了“来青鸟,上一中”的宣传标语,她想来了解这所“青鸟教育”学校,也由此想探寻一中这一优质教育资源是怎么培植出来的。二是她同事孩子居然也提出上青鸟培训的要求,她还在四年级。但同事孩子参加培训辅导的要求被拒绝了,因为她参加培训学校的招生的考试成绩不好,可孩子不正是因为成绩不好才培训的吗?三就是知道了这所学校的校长也叫“莫船”后,她很想知道这个莫船同她过去认识的莫船,是不是同一个人?
莫船听完柳虹的来意后笑了笑,说对第一个目的,如果是公事的话,我谢绝采访,也没什么可说的。对第二个,也就是那个因没有通过我们的招生考试而被拒绝的学生,我可以说几句。我们搞的是培优辅导,简单讲是对优生的培养,不是简单的文化课辅导,招生考试不好,就说明不适合我们的培训。至于第三点你想必已有答案了。
柳虹说她来前到过市教育局,见了基教科的负责人和这篇文章的作者李愚同,了解后他居然也在阳中工作过,想必你也熟悉吧。莫船说熟悉,不只是要好的同事也是朋友。你觉得这一切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柳虹反问,你觉得没有吗?社会上可盛传青鸟教育是一中自己在外面搞的培训机构,还说青鸟的校长与一中有各种渊源。莫船笑了笑说,这种传言我还第一次听到,不过这传言只会让青鸟更出名,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在损害着青鸟声誉,那是不相信青鸟教育对培优所付出的努力,不相信青鸟也是为教育在做贡献。
柳虹说,真的是在为教育在做贡献,不是为了钱?莫船又一笑说,这两者似乎不矛盾,做贡献是事实,赚钱也是的。就像一中和关府中学做的一样。
柳虹看了眼莫船说,几年不见,变化挺大的,看来不太欢迎我?莫船说,对于朋友我一直是欢迎的。柳虹说,果然厉害了,确切的说我就是想来认认门,认认人,看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个莫船,看来是我想多了。我还要到一中去,完后我联系你,不是作为一个记者而是作为一个老同学。对了,这青鸟有出处吗?同火鸟有关系吗?
莫船看了柳虹一眼说,作为老同学我十分欢迎。它们都是有特点的鸟,但出处不同。柳虹笑了笑,说我走了。
柳虹的到来,还是引起了莫船的思考,她要干什么?随后莫船找来了市日报,看了愚同写的那文章。
文章是站在教育局的角度写的,并不止写一中,但一中是个典型。文章的中心很简单,人民不光想让孩子有学上,还想上好学校,而政府顺应了民众的呼声,在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比如一中。看来一中的成功,被赋予更多的意义。莫船想了想,给愚同打了个电话。
愚同接到电话说,我还说给你打个电话的,你同学柳虹来市局了采访了我们王科长,又见了我,谈起了那篇我在报上发的文章。你当然能想来,这是官样文章,是站在局里准确地说是站在基教科的角度上写的。还问起有关阳中的事,当然也说到了你的青鸟培训。
莫船说,她来我这里了,刚走。你写的文章代表你自己,还是市局呀?愚同说,你想代表我的话,能发这样的文章吗?莫船说,那就好,你文章写的好,看法很正确呀。愚同说,你给我戴什么高帽,还说哪天见见你的,可来后天天有事。莫船说,行了,你先忙,过两天我去找你。
两人挂了电话后,愚同在心里想,听莫船的意思,他这女同学看来有什么目的,可她能有啥目的?自己谈时也没流露什么呀!这文章是结合市上的教育大会发的,也是王科长的意思。自己写完后给了王科长,最后如何用自己没管,再见时居然是以自己名字发表在是日报上。当时自己也没多想,还觉得王科长是提携自己。可刚才莫船问是谁的意思?在自己看,当然是市教育局的意思了,可现在回过头来想,事情似乎不是这么简单。
开学检查完后,自己更多的精力就花在了教育大会上,就在这期间,王科长让自己写了这篇文章。说我们市教育局工作的重点已是从让老百姓如何强有学上到如何上好学校了,为此市局也大力培植优质教育资源,比如关府中学的搬迁与扩招,一中的成立与崛起,关府一小二小的改扩建,让自己围绕这些写一篇文章。
这个道理自己能想来,下来就了解了这些学校的情况,写了这篇文章,交给了王科长,标题都是他定的。现在想来,为什么不让市报记者来写呢?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个新人来署名呢?王科长或市局领导怕有别的考虑,是自己不知道的?比如站在王科长说的这个角度,让市报写市报不愿意,或者说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在另一些人眼中成为教育产业化的表现。所以市局用一个刚来的新人发声,发对了没事好,就是赞扬关府教育的,发错了有问题了,则是个人的。这般想时愚同倒不由一惊,真是这样的话这心思太深了吧?可细想,这文章的立意大的方向没错,事实也是如此的,即使家长多交钱也想进这些学校,不正说明了这些学校好吗,是优质教育资源吗?
想着这些,愚同告诉自己别乱猜,先干好手头的事再说,而手头的事就是王科长提出的德育项目化的发展问题。
对德育大家一直觉得欠抓手,调子高但不实际,如何把德育做细做实,是市局想解决的问题。为此去年,王科长带了一批人,还到吉林、江浙一带考察,学习了一圈。一个可以借鉴之法,就是把德育项目化,鼓励下面县区学校创新。
如何将德育当一个项目来做,不面面俱到而能重点突破,使所实施的德育项目能收到实效,触及灵魂。为此,在今年的教育大会上,市局专门拿出100万元德育专项基金,大力推动这一项目的实施,现在愚同要做的就是这个方案。
当然,这个方案并不是确定具体的项目,而是对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考察、奖励等一系列问题做出规范性规定,以此激发基层的创新,使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能有新局面。这对愚同来说是个新事情,而且现在项目一旦立项,还有具体的资金扶持。看来,从最初的文件就要从实,有很强的操作性才好。
愚同开学检查完后就着手思考学习这些东西。
从到市局来的这几个月看,虽然最初是让自己协助郭老师做工作,但从实际运行看,王科长和赵科长包括郭老师都给自己安排事情,而从事情安排的内容看,德育、安全以及学前教育这方面的事自己在承担着,以致现在王科长批阅文件时,已很明确的将德育、安全和学前这块的事交给他了。这一担上具体的工作,愚同也就忙了起来。
对这三块工作,安全局里有专门的科室在负责,基教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安全教育的内容,另两块则全在基教科,而且这三块事情都很具体,每天都有事情,不是向下统计或收集情况就是安排具体的事情。
除此,他还协助郭老师负责招生、学籍管理等事情。愚同也慢慢的与大家熟悉起来,甚至由于工作的联系,也与别的科室熟悉起来,同下面十几个县区的教育局联系也日益密切。还有几个直属校与他们管理相关工作的负责人也都有了联系,自己也不时的到县区学校去调研检查工作,一下子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
而且一忙时间也就过的快,转眼教育大会开过了,德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