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王晨枫认识什么电诈人员或者是噶腰子的人,而是他在邦康还真有一大堆熟人,这要说起来,还有一段难以忘怀的渊源。
那还是2004年的时候,王晨枫被自己当时所供职的日报社派去参加了团省委组织的支教活动,去的刚好就是当时还叫思茅市的孟连县,在一个叫勐啊中学的地方教书。
这是一个原本是当地农场办的农场中学,虽然是叫中学,其实里面还有小学,是初中和小学合在一起的那种。
后来农场按照相关规定将中学移交给地方管理之后,这学校就变成爹不疼娘不爱的地方了,学校里严重缺乏教师。
当王晨枫等七八个人一起来到了,学校的师生都特别欢迎,尤其是王晨枫,当时初三班一个班主任要着急着去玉溪师院参加函授的答辩,见到了那是相当的开心。
于是,王晨枫就成为了这个初三班的代理班主任,肩负起整个初中部初一到初三的所有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而在他的学生里面,就有一些是来自佤邦的学生,其中不乏是部分佤邦高官的后人,王晨枫也因此和他们成为了朋友,这也就是他第一时间想到前往缅北的原因。
但是王晨枫对学校里的学生们还不是很理解,因此当地可能处于“普九”的需要,因此规定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毕业证的人不允许登记结婚。
因此他的学生里面有很多人是已经举行了“婚礼”的少男少女,当然了,这是指世俗的婚姻,或者是宗教的婚姻,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婚姻。
对于这些来学习的孩子们,地方政府也是操碎了心,不仅提供免费的食宿,还保证给大家每个周提供至少两顿的肉食,这才能更好的吸引他们来接收学校教育。
而且在一段时间以后,王晨枫发现他的学生里面有人竟然是带着侍卫来读书的,每到周五,就由护卫队保护着离开学校,这一反常的现象引起了他的关注。
经过了解他才知道,他的学生里面竟然有人是佤邦副主席的后人,每周来上学的时候都是由护卫队保护着来到勐阿口岸,自然,在过口岸的时候是不带武装的。
等到星期五放学返回邦康的时候,过了勐阿口岸,又是全副武装的保护着返回邦康的家了,一来二去,王晨枫也就了解的很清楚了。
后来支教结束,王晨枫也就离开了勐啊中学,返回了省城昆明,继续回到日报社去做他的媒体记者了,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新闻民工的日子。
虽然如此,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和以前的学生们联系着,联系虽然并不紧密,但是一直关注着他们的成长。
这些孩子有人后来上了昆明市女子中学,有人考到了云南省民族中学,几年后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陆军学院、云南大学等学校。
而这些来自佤邦的孩子们,在国内接受完了大学教育,一个个都回到了生养他们的佤邦,十八年过去了,孩子们都在不同的行业有了一定的建树。
“赵建奇,最近在忙什么啊?我现在停薪留职了,想来佤邦找大家聚聚,你看是否方便?要是方便的话,我今天出发到孟连,明早来邦康找你们。”
说干就干,想到这里,王晨枫立即拿出了电话,就给自己在佤邦司法委警察局工作的学生赵建奇打了过去。
是的,现在的王晨枫就是处于停薪留职的状态,自从前年底他离开了自己工作了十几年的省级组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