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教育人才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小声点”的动作。
杜桑德这才发现,她的右手只剩下了大拇指和小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全都消失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得自己谋个生路的原因啦。”胖姑娘朝着杜桑德挥了挥自己残缺的右手说道,“我知道自己可能有些烦人,但是看见你们这些学生,我总是忍不住想要和你们多说几句。”
杜桑德沉默的看着这个胖姑娘的手,过了好半天之后才继续问道,“这样很不方便吧?”
“嗨。”胖姑娘乐了,“这有什么不方便的?当时和我一起在工厂里工作的一个同事,她上夜班的时候困的睡了过去,整个右边的胳膊都被针织机搅没了。去年我在塔尔森那边看见她了——她现在当洗衣工人呢。凭着左手和双脚,再怎么脏的衣服都能洗的干干净净的。”
她乐呵着说完了自己同事的遭遇之后,忽然脸上的表情难过了起来。
“你们和我们不一样。”她叹了口气,有些羡慕的看着杜桑德说道,“不用花钱就能上学,能学会读书写字,这是多了不起的事情!每天还有不用钱的午餐,能一直学到十六岁。”
“等你们学出来之后,就能去当书记员,当老师,当医生甚至当牧师。”胖姑娘抬起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店铺”旁那个四层楼高的“圣萨尔公学”说道,“而不用像我,从七岁开始,每天在工厂里工作十八个小时,工作一天的钱却只能让自己不至于饿死。”
杜桑德的嘴蠕动了一下,可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他想安慰这个胖姑娘以后都会好的,想说明以后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让她的孩子也一样收益,想告诉她随着整个社会进步很多问题都能够解决。但这些话在杜桑德看到她的那只右手时,看到她眼睛里的渴望和羡慕时,全都像是遇到烈日的积雪快速融化成了水。
无论接下来在自己和母亲的推动下能够诞生出什么法案,她的手仍然是残疾的。她仍然会是个文盲并且大概率一直都是个文盲。
她的孩子当然有可能得到教育,只要纽萨尔下议院的议案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但她没有这个机会。
“我羡慕你们,所以……更希望你们能够意识到这样的学习机会有多宝贵。”胖姑娘叹了口气,“我已经见到好几个学生因为不喜欢每天来上学,随后被开除了的。一旦被开除,那可就只剩下去当工人这一条路咯。”
“好好学下去,然后过上好日子。”胖姑娘站起身来笑着说道,“你们生在了一个好时候,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紫罗兰色的天空慢慢亮了起来,天空中,红色的太阳正在逐渐升起。它为整个上阿尔宾的所有建筑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外壳,看上去璀璨夺目,令人心悦神怡。
胖姑娘重新走进了自己的小店铺里,那个干活特别利索的年轻人正在呼唤着自己的妻子——随着时间推移,早餐店正在迎来一批客人。
杜桑德坐在木箱上,看着一旁来送孩子上学的年轻父亲。他给自己十来岁的儿子买了两个甜馅的炸面包,然后开始叮嘱着一脸困意的孩子要好好学习。
“看见了没有?”年轻的父亲指着在帐篷里工作的胖姑娘,以及她的丈夫说道,“如果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来干这样的工作了!”
这话倒是和上辈子的家长们用来吓唬小朋友的内容很相似。杜桑德有些好奇且怀念的看了一眼这个年轻的父亲,然后惊讶的发现,这居然是个熟人。
他是教育委员会聘用的打字员,而且目前也在应聘成为秘书助理。
这位年轻的父亲一抬头就看到了正在喝着奶茶的杜桑德,他稍微一愣,然后连忙问好道,“日安,勋爵先生。”
杜桑德朝着他笑了笑,“这是你的孩子?”
“是的,先生。”年轻的父亲点了点头,“多亏了议长夫人的议案,他现在也能接受教育了。”
杜桑德看着这个十来岁一脸困意的孩子,忽然心里一动。
他站起来走到这孩子身边问道,“你看,在厨房里工作的人累不累?”
小男孩有些拘谨的顺着杜桑德的手指,看向了正在工作的胖姑娘,观察片刻后然后点了点头,“累。”
“所以,你要好好学习。”杜桑德轻轻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后说道,“努力学习,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然后改变这个世界,让辛劳工作的人不用那么辛苦。每个人都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心里充满信心和希望。”杜桑德的话越来越坚定,他对这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小朋友认真的描述着未来。
“让每一个人都可以不用担心贫困,让大家都过上能够自食其力,用工作换来体面生活的好日子。”杜桑德的声音越来越亮,这些话不光是说给这个孩子听的,更是说给自己的。
“世界上有很多困难,比如你就不喜欢这么早起床,对吧?”听到这里,小男孩认真的点了点头。
“那就好好学习,你以后来当下议院的议员。”杜桑德笑着说道,“让以后的学生们都可以早上八点再来上课!”
小男孩忽然使劲摇了摇头,“那可不行!”
“为什么?”杜桑德有些发愣,他可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回答。
“那我吃的苦不就白费了?凭什么就让他们过好日子呀?”小男孩的解释也非常认真,“可以多睡一会,但不能太轻松——以后的学生,每周都得考试两次!如果考试没法通过,就让老师用教鞭狠狠打他们的屁股!”
杜桑德瞠目结舌,半天之后才对那个笑的很尴尬的年轻打字员说道,“说实话,我觉得你儿子可能真的是个适合搞教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