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10万个为什么大全集最新章节!

方边境上建造了城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统一中国,派大将军蒙恬带领军队去驱逐匈奴人,而且命令把各国的城墙都连接起来,再扩建加固。这样的话,在中国的北方土地上,便出现了一座壮观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的存在,的确保护了北方地区人民及财产的安全。

    可以说,在秦始皇没有统一中国之时,长城便已经存在了;而秦始皇的功劳,只是他下命令把各国原先存在的城墙重新连成一线。实际上,真正创造万里长城的人应当是当时几十万军队土兵和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

    知识点:秦始皇、万里长城、城墙、抵挡侵犯

    为什么秦始皇陵有那么多兵马俑陪葬

    秦始皇陵兵马俑位在陕西省临潼县地区,人们叫它世界第八奇迹。从已经发掘出的兵马俑看来,有武士八百多个,战车十八辆,战马一百多匹。这么多威风凛凛的兵马俑;按照不同兵种来排列,有的为步兵俑、有的为骑兵俑、有的为车马俑、有的为弓弩手、有的为将军俑等,阵势非常强大。秦始皇陵为何会有这么多兵马俑呢?这要从俑的作用来说起。

    中国的古代社会有很多用活人陪葬的习俗,就说主人死了,他的奴隶一定要随主人一起入葬。到后来,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用活人殉葬的制度逐渐被废除了。所以就出现了用陶土或者木头来做成人形,作为替身,随着埋入地下,这些替身就叫做作俑。俑的种类有很多,用陶土做的称为陶俑,秦始皇的兵马俑就是属此类;也有用木制的,称做木俑;还有用石雕的等。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一定的位置,它能充分反映主人活着时的地位、权势与威严,因此朝代都有很多专门负责制造俑的机构。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它在中国历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他的陵墓同样也要反映出他活着时的业绩。这么多的兵马俑来作陪葬,既展现了秦军的编制、装备与战争阵法,也反映了秦军的强大。兵马俑同时也向人们展现了两千多年前壮阔的军容阵势,为人们研究那一时代的军事历史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知识点:陵墓、殉葬、替身、陶俑

    为什么皇帝的坟墓称“陵”

    南京的古迹有明孝陵,北京的古迹有十三陵,大家都知道这是明代皇帝的坟墓。那么,皇帝的坟墓为什么称“陵”呢?

    其实,上古的时候,君主的坟墓也都只称“墓”,不称“陵”的。《书·太甲上》说:“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注:“汤墓地也。”又说:“营于桐宫。”注:“经营桐墓,立宫,令太甲居之。”意思是说:太甲做了国君,很昏庸,伊尹把他流放到先王汤的墓地,在那里筑了宫室让太甲居住。这说明商朝君主的坟墓也称“墓”,不称“陵”。《周礼·春官·冢人》也说:“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意思是说:冢人的职责是掌管王、侯、卿大夫的墓,弄清方位并画出图来。先前君王的棺椁葬在中间,以父为昭、子为穆分为左右次序;各诸侯的墓就在君王左右的前面,卿大夫和士的墓在君王左右的后面,各以宗族葬在一起。墓大夫的职责就是专门掌管国家墓地的。由此可见,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不称“陵”。

    当时,“陵”只是大土山的意思。《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说:“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意思是说,淆有两个大土山,那南边的大土山,是夏朝君主皋的墓。这里并不是称墓为陵。

    春秋以后,诸侯的坟墓有的称为“丘”,并且有了名号。如昭王的墓称为“昭丘”,赵武灵王的墓称为“灵丘”。

    大约在战国以后,开始称君主的墓为“陵”了。《史记·赵世家》说: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这是君王墓称“陵”的开始。大概当时君主的坟墓都利用大土山构筑而成,所以称为“陵”。

    汉朝以后,几乎所有皇帝的坟墓都称“陵”,而且每个陵都有名号。有的人自己没有做皇帝,但因子孙做了皇帝,他被追尊为帝,所以他的坟墓也称为“陵”。

    此外,有些妃嫔生前地位不高,死后他的儿子做了皇帝,她被追尊为皇太后,于是她的墓地也称陵。如南朝宋武帝刘裕妃胡氏,被武帝赐死,后来,她的儿子刘义隆即位,就是宋文帝,于是追赠她为章皇太后,她的坟墓也被称为熙宁陵。

    在上古时代,宗庙分两部分:前殿称庙,是祭祀的地方;后殿称寝殿,是藏先人衣冠的地方。那时,墓地是不进行祭祀的,所以墓地没有寝殿等建筑。秦朝开始,才在墓侧特建寝殿。汉朝继承秦制,也在陵边建造寝殿,殿中放置帝王生前的衣物或仿制品。从此以后,凡帝王陵墓都有陵园,陵园中有殿堂,就是帝王陵墓的正殿,叫做寝殿,作为祭祀之所。寝殿外还有便殿等等建筑。现在南京的明孝陵还保存着一部分建筑,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

    知识点:皇帝、坟墓、丘、陵

    为什么呼皇帝为“万岁”

    在旧小说和戏曲舞台上,经常称皇帝为万岁。其实“万岁”一词原来是古人饮酒上寿的祝辞,是上下通用的,并非是专呼皇帝的。那时的万岁都是祝寿庆贺的意思,等于现在摩拳擦掌祝你长寿。当时,凡有喜庆高兴的事,群众都欢呼称“万岁”。直到唐朝末年在民间口语中还保留着。

    不过,从汉朝以后,已有人称皇帝为万岁了。如《汉书·宣帝纪》记载:匈奴单于来朝见,各少数族君长与五侯数万人夹道欢迎,宣帝登上渭桥,人们都称万岁。这当然也可理解为逢喜事而欢呼。但《后汉书·韩稷传》记载,窦宪破匈奴归来,堂书以下群臣欲跪拜,伏称万岁,韩稷严肃地说:“礼无臣称万岁之制。”这说明东汉时已经只有皇帝才可称“万岁”了。《后汉书·礼仪志》还记载,正月初一向皇帝朝贺时,都称“万岁”,并且著为朝仪。《魏书》记载道武帝登位的时候,百官都呼万岁。大约五代以后,特别是宋、金时期,正式规定“万岁”一词只能用于皇帝,否则就要被杀。可见当时已明确规定“万岁”是皇帝的专称了。

    “万岁”一词开始是上下通用的喜庆用语,后来因为大多喜庆事都在殿堂间发生的,而且大喜事往往与皇帝有关,于是逐渐化为皇帝的专称。从此以后,由于统治阶级明确规定,人们就不敢再随便用“万岁”一词了。

    至于向皇帝朝贺时舞蹈三呼万岁,据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因为《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封元年正月,汉武帝登高山,御史以下随从以及在庙旁的吏卒都呼“万岁”三次。其实这说法并不正确。虽然汉武帝登嵩山时有三次呼万岁的事,但当时并没有列为朝仪。一直到唐宋,朝仪中也还没有三呼万岁的规定。大约从元朝开始,朝仪中才有舞蹈呼万岁的制度。所以,舞台上演唐宋以前的戏剧中有朝仪三呼万岁的细节并不符合历史真实。

    知识点:万岁、朝仪

    为什么拜见天子称“朝”

    在古代,诸侯拜见天子、大臣拜见皇帝都称“朝”。现在,戏曲舞曲上演出古代戏,拜见皇帝的场面都称“朝见”。那么,为什么拜见皇帝叫“朝”呢?

    原来,在古代,诸侯见天子、大臣见君王都是在早晨黎明时举行的,所谓“君子举事贵早朝”。朝,本来是早晨的意思,与“早”是同一个字。最初,天子早晨接见大臣们叫“朝”,晚上接见叫“夕”,后来凡是拜见天子都称“朝”。不管在早晨还是在晚上,于是意思就不一样了,读音也改变了。天子接见大臣、处理政事的地方也就叫“朝”或“朝堂”,朝堂下面的天井叫“廷”,“朝”和“廷”合称,就用来指国家的最高领导机构——“朝廷”。不但如此凡是与拜见皇帝有关的地方和事物都称作“朝”。

    在古代,诸侯、大臣拜见天子的“朝日”并不固定,天子临朝的次数多少,要看政事的繁简而定。相传夏、商两代是“诸侯岁朝”,各地诸侯每年到京城朝见一次。到了周代,分封在各地的诸侯要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定期去朝见周天子,分别称为“朝”、“宗”、“觐”、“遇”。此外,诸侯按照惯例、定期朝见天子又称为“同”。国家遇有特殊事情,如某诸侯不服从天子等等,就临时通知各地诸侯去朝见,以便发布征讨的命令,这种不按惯例的朝见称为“会”。所以“朝觐会同”常常连称。

    秦汉以后,历代皇帝都是每天黎明接见朝廷大臣。朝臣都是在鸡鸣前就要动身,整饬朝服,在四更前要骑马到宫城候朝,因为当时天还很黑,所以马前都用长柄揭起一盏纸糊的灯笼,灯笼上面写着官位,使巡夜禁军知道自己的身份。到四鼓时,宫城开启禁门,百官相绕,聚首宫城,称为“火城”。宰相最后到达,“火城”就灭烛,这时大概已经鸡鸣,曙色初晓。所谓“十年骑马听朝鸡”,就是指臣子上朝的辛苦。

    历代有所为的皇帝都能每天按时接受大臣朝见,躬勤政事。唐太宗就经常如此。宰相早朝上殿时皇帝叫他坐着,从容讨论军国大事。但历代昏庸之君就深居晏期,不修政事,以致国事日废。如晋朝末年,即使在朔(初一)、望(十五)日,群臣集朝堂论事,天子也不出殿过问。

    所以,在古代,臣子朝见天子难,不只是指朝仪繁复,而且主要是指皇帝经常深居内宫,不见群臣。历史上许多有抱负的忠臣节士不遇明君,难见天子,所以不但无法施展抱负,而且受到佞臣的迫害,只能饮恨而死。

    知识点:天子、朝见、诸侯岁朝、火城

    为什么古代用年号纪年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年号纪年的呢?据清朝赵翼《廿二史札记》考证,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年(公元前122年)首创的。

    《汉书》上记载说,那年十月,汉武帝出去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白麟,群臣认为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称那年(公元前122年)为元狩元年。狩,就是打猎的意思。以后就称元狩二年、三年……。可是,过了六年,即公元前116年,又在山西汾阳地方获得一只三个脚的宝鼎,群臣又认为这是吉祥之物,建议用来纪年,于是改年号为“元鼎”,称那年(公元前116年)为元鼎元年,而不称“元狩七年”了。后来,人们把这种记录年代的开始叫“纪元”,改换年号叫做“改元”(改换纪元)。但是历史上并不把汉武帝元狩元年作为年号纪年的开始。因为汉武帝在即位的第十九年称为元狩元年,他为了追溯以前的十八年,就追补了三个年号——建元、元米、元朔——纪元,每隔六年换一个年号。汉武帝把他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140前)追称为建元元年,“建元”就是建为元年的意思,表示开始用年号纪年。后来的史学家就把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作为我国历史上年号纪年的开始。

    我国从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后)开始,直到清朝灭亡(公元1911年),两千多年的历史都是用年号纪年。由于采用了年号纪年法,把两千年历史上的年份记载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

    年号是封建时代的专用名称,年号纪年法也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而被废除。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第二年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称1912年为民国元年。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中国人民推翻了蒋介石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完全采用公元纪年法。

    知识点:年号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

    为什么未用年号前的年代

    也能推算出来

    我国古代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的,那么,在汉武帝以前的历史年代,为什么我们也能知道呢?这是因为我国很早以前有了纪年,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迄今为止,能够明确考出我国历史纪年是从周朝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开始的。这是因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此年开始有明确纪年。这一年,周厉王由于暴虐侈傲,被国人驱逐,出奔到彘(今山西省霍县)。于是朝廷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在彘死去,召公、周公乃立太子姬静为王,就是周宣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称这年为宣王元年。从此以后《史记》通过《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间月表》,以及《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教文本纪》《教景本纪》等等,把历代的纪年记载得清清楚楚了。

    从周宣王元年到汉武帝用年号纪年为止,都是用国君即位的年次序数纪年的。如周平王即位的那年称为平王元的,次年称为平王二年,就这样“元、二、三、四……”顺序记下去,直到新君即位才重新按年次纪年。如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接着周桓王即位,就称为桓王元年。

    由于《史记》把周共和后每个君主在位的年数记载得非常清楚,后人就根据这些记载推算出当时的实际年代。如周平王元年辛示,经过推算考核,知道这是公元前770年。平王五十一年是公元前720年,周桓王年是公元前719年。这种用国君即位的年纪年的方法大约用了六百多年。

    《史记》所以能详细而明确地切记周共和以后的历代纪年,因为我国古代很早有史官记事,著述史书。孔子著的《春秋》,就是根据鲁国原来的史书写成的。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史书。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广泛搜集这些资料,进行排比对照,才做到正确无误。

    所以,在尚未出现年号之前,历史上已出现过三次皇帝改元。这就为接踵而来的年号纪年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纪年、年号

    为什么古代还要用干支纪年

    封建社会中是以皇帝的年号来纪年的,可是为什么在古代诗文中又常常出现“岁在癸丑”、“辛丑岁十月”等等纪年呢?

    这是因为每一个皇帝在位的年数长短不一,有的皇帝在位期间多次改元,如武则天在位二十一年用了十七个年号;有时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几个甚至十几个政权并存,各个政权都有年号,于是出现同一年中有很多年号。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史,不容易弄清历史上的实际年代,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来纪年,才使人一目了然。这个共同标准就是用干支纪年。

    干支的本义是树木的干和枝。很早以前,古人就把“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个字称为干,又称天干,叫做十干,又把“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称为支,又称地支,叫做十二支。把十干和十二支顺着次序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壬申、癸酉等等,用来记日,每天记一个干支名称,第六十日就是癸亥日。因为十干和十二支是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每六十年一个循环。这样,就把日子记得清清楚楚。因为“甲”居十干之首,“子”居十二支之首,所以干支记日,又称甲子记日。用干支记日这个方法,早在商朝就使用了。从出土的甲骨文资料中,多次发现完整的六十干支表,有人认为可能是当时人们使用的日历表。有意思的是商朝不少君主用十干的名称为名字。如太乙(商汤)、太甲、盘庚、帝辛(商纣)等等。从文献资料看,干支记日从春秋时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乙已日开始记载,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为止,共计有二千六百多年历史,从未中断,这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记日文字记载。

    后来,人们又用干支记月。至于用干支记年,则此干支记日要晚得多。所谓用干支纪年,就是从“甲子”年开始,每年取一个干支名称,循序记下去,满六十年再从“甲子”开始,循环使用。这样,不管历史上五朝怎和样更替,皇帝怎样换人,年号怎样繁多,有了干支纪年,就能把历史上的实际年份记得清清楚楚。

    直到现在,我国农历仍用干支纪年法,每六十年一个循环。如1983年是癸亥年,是干支序数中最后一年;1984年新的循环开始,又是甲子年。所以干支纪年又称甲子纪年。一个人活到六十岁,就称“花甲子”,“花甲之喜”。

    要知道历史上的干支年代相当于公元哪一年,只要查阅《中西历对照表》等工具书就可以知道。如清朝光绪年间的“戊戌政变”的“戊戌”年,就是公元1911年。不过,必须说明的是:现在历史年表上汉以前都已逐年标上干支名称,这并不是当时已用干支纪年,而是后人逆推加上去的,请不要误会成当时已用干支纪年了。

    知识点:同年多号、干支纪年、甲子纪年

    为什么古代用“日出”、“日入”表示时间

    在古书中,我们经常看到“日出”、“日入”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这是因为古代没有时钟和手表,人们只能以太阳的出没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在甲骨文中,已经有“旦”字和“莫(暮)”字。旦就是日出,暮就是日落。旦暮就是早晚、晨昏或朝夕。在《尚书·尧典》里,又有“日中”、“霄中(夜半)”的记载。“日中”就是太阳正中的时候,“霄中”就是晚间正中的时候。这样,人们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就有了“旦”、“日中”、“暮”、“夜半”四个时间概念了。

    古人一天吃两餐:早餐在日出以后,所以那段时间叫做“食时”;晚餐在日入以前,所以那段时间名叫“晡时”。这样又多了两个时间概念。

    后来,人们又把“食时”和“日中”之间的阶段叫做“隅中”。“隅”是“角落”的意思,太阳过东南角但还未到正中,所以叫“隅中”。人们又把“日中”以后到“晡时”以前近段时间叫做“日昃”。“昃”是斜侧的意思,太阳过了日中就西斜了,所以叫“日昃”。“晡时”以后,太阳落山了,人们称这时为“日入”;日入以后天空昏暗了,人们称这段时间为“黄昏”;黄昏以后人们都休息了,于是称这段时间为“人定”;“人定”以后就是“夜半”;夜半以后鸡就啼了,于是称这段时间为“鸡鸣”;鸡鸣以后天将亮未亮时又叫“味旦”,天亮时称为“平旦”或“平明”;接着便是“日出”了。这样,人们就把一昼夜分成了十二个时段。

    后来,有了干支,人们就把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时段结合了起来,把一昼夜分为十二辰,从夜半开始,用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小时”的本来意思就是“小时辰”,因为一小时只等于半个时辰。

    再到后来,有了铜壶滴漏,就是用铜壶盛水,在壶底凿个小孔,壶中立一个箭,上面刻着度数,壶水从小孔滴下,箭上度数就依时显露,以此来记时刻。把一昼夜分为百刻,于是“刻”也成了计时单位,不过这“刻”与现在时钟上的“刻”是完全不同的。但十二个时辰与昼夜一百刻却无法相约,于是各采取一分为四:十二时辰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四段,每三个时辰就合二十五刻。这样,每段第一个时辰子、卯、午、酉又正好相当于夜半、日出、日中、日入四个时段。正因为子、卯、午、酉与太阳的出入有关,所以十二地支又用来定方位。子时正北,卯时正东,午时正南,酉时正西,就是这样来的。

    和现代的时间对照,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凌晨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这样可以依次顺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晚上十一点(即二十三点)为子初,夜半十二点为子正;凌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这样,就等于把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古代的时段名称、时辰名称与现代的小时可以列表对照。见下页。

    懂得古人记时的名称和方法,再来阅读古书中记时的词语,才能有具体的了解。古诗《焦仲卿妻》中有两句诗说:“庵庵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这里的“黄昏”、“人定”了是时段名,分别是十九、二十点钟和二十一、二十二点钟。由此可见,在古代诗文中,时段名是用得很多的。我们只有掌握了古代时段的知识,才能对诗文的内容理解得正确和深刻。

    还有,古代还把一夜为五更,一晚就是一个时辰(两小时),三更就是夜半;五更就是平旦,早晨三、四点钟。古代在晚上有打更报时的制度,在都城大邑还建有鼓楼,设置滴漏和更鼓,守卒凭漏刻按时击鼓报更。所以古代有“更鼓”、“更漏”、“更点”、“夜阑更尽”等词语,现在不还有“半夜三更”的词语活在人们口头上吗。

    知识点:计时、铜壶滴漏、日出、日入、时辰

    为什么古书中经常出现二十八宿名称

    阅读古代文章,经常会遇到二十八宿的名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星分翼轸”,苏轼的《前赤壁赋》:“徘徊于斗牛之间”。这里的“翼”、“轸”、“斗”、“牛”,都是二十八宿的宿名。那么,这二十八宿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十八宿是古代天文学上观察日、月、星辰运行时所确认的二十八个星座(星群)。古人观测天象是以恒星为标准的。因为古代人认为恒星是不动的,所以用恒星的位置来观察、辨认日、月、星辰的动行最合适。经过长期观察,古人确认了黄道与赤道间的二十八个恒星群作为星际座标,称为二十八宿。所谓黄道,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所谓亦道,是指环绕地球表面、和地球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周线。

    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青(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鸟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在战国初期已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要领。二十八宿是划分四季和节气的主要依据,对古代社会生活有着重大意义。不过古代人认为二十八宿是由西向东移动,实际上是地球在绕太阳由东向西转动。

    二十八宿除了划分四季和二十四节气之外,古代还用于观察时间。例如《诗·豳风·七月》说:“七月流火”。这“火”也是指心宿,意思是说,心宿出现在偏西一点,就是七月到了。“流”是向西偏去的意思。

    二十八宿后来又被迷信化。《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分野。”把地上的州、国与天上的星宿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宿的分野,天上某个宿出现什么变化,说明某地就会有吉祥或灾祸发生。这当然迷信,但因为古书里经常说到“分野”,所以,我们也必须懂得“分野”的知识。

    由此可见,二十八宿在古代文献中的用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必须掌握这些基本知识,才不致引起误解,才能读懂古书。

    知识点:星宿、星座、四季、节气

    为什么偷到官印就能做官

    在封建社会官场里,只认官印不认人,官印的作用大得很。

    我国早在西周时代,就已有公文使用的印章,还有准许经商和商品出入的凭证,叫做“玺节”。玺,就是印。春秋战国时代,国君任命官吏时,就发给玺(官印)为凭证。那时国君和官员用的印都叫玺,是不分尊卑的。玺有用玉刻制的,也有用金、铜刻制的。用国君或官员的玺印封记的文书都叫玺书,也是不分尊卑的。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规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称玺,而规定用玉刻制。只有皇帝用玺印封记的文书才能叫玺书,所以以玺书就成为专门指皇帝的诏书、敕命了。秦汉以后,历代皇帝的印章才称玺、玉玺,其他官员的凭证就叫官印,大多是铜制的了。玉玺和官印都是代表身分和权力的标志,只是代表不同的人罢了。

    玉玺是皇帝的身分和权力的标志,也是国家的代表,所以玉玺是世代相传的国宝。据说秦始皇的玉玺刻着“顺一承命、继寿永昌”八个篆家,称为“传国玉玺”。秦朝灭亡时,这颗玉玺落到汉王刘邦手里,就成为汉朝皇帝历代相传的玺印。后来汉朝灭亡时,天下大乱,这颗传国玉玺也就失落了。

    官印是官员的身分和职权的凭证,所以千万不能丢失;丢掉官印也就是丢掉官职。古代的玺印,底部是四方的,刻着篆文,上面是龙头或虎头的印纽,印纽上有个孔,系上丝带子,这带子叫绶,所以皇帝的玉玺又叫玺绶,官员的金(铜)印又叫印绶。古代官员上任或出外巡视时,常怕把官印丢掉,总是把官印藏在怀里,把绶带结在腰上,所以《史记·范睢列传》说:“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大概那时丞相等大官的印是黄金刻制的,绶带是紫色的。古代的官员如果调任免职或犯罪撤职时,就要把官印交出来。所以一颗小小的官印,关系却十分重大,非同小可。

    皇帝的玉玺和玺书作用可更大了。掌管玉玺和玺书的人,有时可以决定国家的命运。公元210年,秦始皇执政的三十七年,在出外巡守的路上他患了重病,临死前就写了玺书给他的长子扶苏,命令当时在北边监军的扶苏赶快到咸阳来料理后事,继承皇位。但玺书还没有发出,他就在沙丘(今河北平乡)死去了。他的近臣赵高,这时跟在秦始皇的身边,掌管车马,兼管玺印文书等事,过去曾经是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的法律教师。秦始皇一死,赵高就串通胡亥,胁迫丞相李斯,一起伪造秦始皇的玺书,立胡亥为太子,另外假造一封玺书,给扶苏和将军蒙恬加上诽谤、不忠的罪名,派人拿了假玺书去北边逼扶苏自杀,同时收捕蒙恬。等他们回到咸阳后,才公布秦始皇的死讯,把胡亥立为秦二世皇帝。这说明玺书代表了皇帝的命令,权力极大。

    秦汉以后,在整个封建社会里,皇帝的大印都看作是最高权威,文人在诗文中常把玉玺作为国家的代表。如李商隐写的讽刺隋炀帝游乐而亡国的《隋宫》诗说:“玉玺不缘(因为)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意思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国家政权被唐高祖李渊夺了去,隋炀帝玩乐的帆船一定会走遍天涯海角。这里的玉玺,就是代指国家。皇帝的这种玉玺又叫御玺,清朝乾隆皇帝组织一批人编写了一部中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现在国内还保存着好几部,里面每本书上都盖着乾隆御玺的大印,表示这部书是皇帝亲自组织人主编的,有着最大的权威性。

    知识点:官印、玉玺、玺书、玺节

    为什么荆轲刺秦王时卫兵不上殿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荆轲在殿上追赶秦王,秦王环着殿柱而跑,在殿上的侍从官员手里都没有兵器,只能徒手与荆轲搏斗;而宿卫兵都拿着兵器站在殿下,不能上殿。最后是秦王自己拔剑杀了荆轲。那么,为什么兵士不能上殿杀荆轲呢?这是因为朝仪规定的。

    早在周朝的时候,为了显示天子的威仪,就制订了一整套朝见天子的礼仪。诸侯、卿大夫等都各按贵贱等级站列,进退升降,都有仪法规定。等诸侯、大夫等站好的位置,天子才出殿南面视朝,诸侯依次北面朝贺,跟周天子同姓的诸侯要在西阶北上,异姓的诸侯要在东阶北上。这时,火把齐明,满殿红光,称为庭燎。太乐鼓吹,环佩锵锵,很热闹,但又十分森严。殿门外要肃静,殿堂内也不能随便走动和谈话。至于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诸侯如何进贡礼品,天子如何赏赐车服酒食,都有详细规定。周王朝制订这样的朝仪,目的是为了强化上下尊卑的等级和礼法,显示天子的权威。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也搬用这一套仪法。各诸侯国之间会盟,也称“会同”。如孔子的学生公西华曾说:他希望做个诸侯国的小相(傧相),在诸侯会同时负责赞礼和司仪。当时,各诸侯国的大夫和臣僚拜见诸侯时也要讲究朝仪。如上殿朝见,先要在朝房脱去鞋子,解下刀剑;上殿后要低头快步走上前去,不能大摇大摆地慢慢走。凡是“入朝不趋(快步走)”、“剑履(鞋)上殿”、“谒赞不名(不经赞礼官报名)”等等,都是“大不敬”的犯罪行为。《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里说:赵国大夫触龙,脚上患病,只能慢走,但上殿朝见赵太后(赵孝成王的母亲)时,也只能“徐趋(较慢的快步走)”,而且以此作为话题,到了太后面前要表示谢罪。当时的秦国也规定:群臣上殿,不能带任何兵器;殿下的卫兵不经许可不能上殿。所以,当荆轲谋刺秦王时,秦王急得绕着庭柱奔跑,群臣只得徒手搏击,因为当时情况突然紧急,来不及下诏叫卫兵上殿。最后有左右的人提醒秦王:从背上拔剑来刺杀荆轲。

    知识点:朝仪、庭燎、等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