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竭泽造田 2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红薯、土豆等耐旱高产作物的大量种植,以及那些一年四季都可以产出的蔬菜瓜果,还有养殖场的产出,至少在今年秋收之时,华夏国就具备了可以生产满足四十万人粮食消耗的能力。
而且,在那些农闲时节,华夏国也并不是没有事情做,他们完全有能力继续在江陵城附近开垦更多的田地。
但是,这片水泽的面积本身就达到了三十多个平方公里,而且水泽之中的淤泥大多数地方都达到了近三米的厚度,根本不是周围开垦出来的上万亩梯田能够消化得了的。
按照这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大面积的云梦泽区域,要想真正成为鱼米之乡,没有个十年八年是不可能建成的,因为几百年泥沙的沉积量完全无法估量。
除非,能够有大量机械设施的介入,用土石硬生生把这些低洼地带填起来。
只有达到不会受到汉水、长江两条河流洪水影响的情况下,这片区域才可能成为一个稳定的“粮仓”。
按照现实世界中的情况,这里的气候条件种植水稻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有了两个月的缓冲时间,魏民生还想再次扩大水稻的种植规模。
华夏山庄的育秧基地已经做好了种植二季稻的准备,时机成熟时就可以再次大规模地育苗。
魏民生在观察了两个围堰中水泽的情况后,决定先开发其中一个围堰。
这一个围堰就是十六个平方公里,如果开发出来就是两万多亩优质水田。
可现在这两个围堰中的淤泥仍然达到了近两米的厚度,机械、人力都无法入场。
于是,魏民生决定仍然使用先前的办法,把其中一个围堰中的污水抽到另一个围堰之中囤积起来。
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污水在缓慢地流向排污口的远处时,其中大部分泥沙和有机物会沉淀下来,离排污口的距离越远,水质就越清澈。
在合适的地方,再把经过沉淀相对清澈的水又抽回先前的那个围堰。
然后在汽车内胎做成的简易水上工作平台的反复冲洗下,源源不断地带走大量的淤泥。
同时,魏民生还让人把江陵城外长江河道边的堤坝修建起来,修建堤坝的石材是从秭归码头那边生产出来的,利用机动平台顺水而下。
而挖出来的大量干泥沙、土石就直接送到已经冲洗了部分淤泥的围堰中进行填埋。
这些没有多少水分的泥沙、土石不光可以吸收一些淤泥中的水分,而且在与淤泥混合后,极大地提升了水泽中土质的强度,同时还提升了围堰中水泽的高度。
土石的填埋由三面向中间污水泵的方向推进,不断地把淤泥和污水向中间进行压缩。
在达到可以使用机械进行耕种的强度后,这个围堰中的两万多亩水泽就被完全改造成了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