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丁编传记第一章秦始皇帝附李斯赵高第一节灭六国,创帝业平定叛乱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年)正月生于邯郸。嬴政十三岁(公元前247年)即王位。因年少,国事皆决于相国吕不韦。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年)至七年(公元前240年),秦继续对外用兵,它攻击的重点是韩、魏、燕三国,其间取韩十三城,魏二十城,燕二十城。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年),命王弟长安君成■将兵攻赵。成■反,兵败于屯留,军吏皆斩。九年,长信侯嫪毒反。秦王政发兵,与嫪毒战于咸阳,俘嫪坶,车裂以徇,灭其宗。旧史相传,庄襄王在赵为质子时,吕不韦以孕姬进,生子即政。政即王位后,其母为太后,与吕不韦旧情不断。吕不韦怕事泄被诛,以嫪毐为宦者进,太后甚宠幸,因得主国政遂起意反叛。十年,吕不韦以嫪毐事免相,归河南封国。秦王政恐其叛乱,赐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恐惧,饮鸩而死。从此,秦王政大权独揽,王位得到巩固,以“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代替了事皆决于吕不韦、嫪毐的局面。

    灭六国秦王政步入青年时代,恰逢七雄进入决战时期。他凭借先辈创建的雄厚基业,又平定了嫪毐等的叛乱,在七雄对峙中处于有利地位。他抓住战机,对六国的斗争从蚕食转向吞并。他采纳李斯的建议,制订“先取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王遣韩非使秦。韩非至秦,被杀于云阳。韩王畏惧,请称臣。十六年(公元前23年),韩献南阳地。次年,秦王政遣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灭韩。十八年(公元前22年),秦王政遣端和将兵围邯郸。次年,遣王翦等攻赵,得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秦王政到邯郸,诸与其母家有仇者,皆坑杀之。二十一年(公元前22年),秦王政遣王贲、王翦攻燕,取蓟城,得燕太子丹之首。燕王逃奔辽东。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政遣王贲攻魏,水灌大梁。魏王降,魏亡。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遣王翦攻楚,得楚王负刍。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次年,王翦、蒙武破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得太王嘉。二十六年(公元前22年),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灭齐。短短十年间,秦王政剪灭本节及下节基本上取材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吕不韦列传》。

    六国,结束了征战几百年的分裂状态,建立了规模空前统一的皇朝。

    创建帝业的自我满足在灭六国的过程中,秦王政创建了秦的帝业,其后又有所发展。同时,秦王政不断滋长了自我满足的情绪。

    秦王政在二十六年(公元前22年)灭齐后,令丞相御史“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议论的结果,还是由秦王政决定下来,称作“始皇帝”。这个称号,表示至高无上、万世一系的权力。他要后世,自始皇帝以下,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从此,秦王政就改称始皇帝。

    同年,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之始。

    按着水德的特征,他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始皇的这些规定,是为了显示秦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符合天意的。这是神化皇权的特殊形式,是周人所谓“天命”的翻版。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以当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年),立石琅邪,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鲜明地规定了皇帝的身份既是最高的统治者,又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而生存在这土地上的人既是民又是臣。

    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3年),采纳李斯的意见,规定“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第二年,以卢生等诽谤罪,坑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秦始皇的封建皇朝,至此完备了由土地的最高所有权,政治上的绝对统治权,以至在思想意识上的绝对顺从之整个专制体系。在他的自我满足的精神状态下,为所欲为,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以致人们忍无可忍,终于在始皇死后不久就埋葬了这个皇朝。

    第二节巡行,刻石,求神仙多次出巡始皇灭六国后,先后五次大规模地出巡。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西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自回中归。二十八年(公元前2年),东巡,上邹峄山,封泰山,至渤海,过黄、腄,登成山、之罘山,南至琅邪、彭城等地,自武关归。二十九年(公元前28年),再次东巡,登之罘山,至琅邪,自上党归。三十二年(公元前25年),第三次东巡,至碣石,巡北边,从上郡归。三十七年(公元前20年),最后一次东巡,至云梦、丹阳、钱唐,登会稽山,祭大禹。

    始皇出巡的地区集中在东方,特别是燕、齐、楚旧地。这表明,出巡的目的之一,是镇服六国贵族,巩固统治,而不是简单的游观。这是因为燕、齐、楚比韩、赵、魏灭亡得晚,距离咸阳又远,反抗的力量也较大,政治上、军事上都有一再出巡这些地区的必要。几次东巡,都有刻石。虽然刻石充满了歌功颂德之词,但也宣扬教化,具有从社会秩序上巩固统治的重大政治意义。

    琅邪刻石和会稽刻石刻石是始皇创造的宣传工具。在众多的刻石中,始皇二十八年在琅邪刻石和三十七年的会稽刻石具有代表性。

    琅邪刻石说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异俗,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务贞良。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专务肃庄。端直敦忠,事业有常。

    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这篇刻石的第一部分,是颂扬始皇统一之功。第二部分是颂扬始皇政治之清明。第三部分是颂扬始皇泽及牛马之德。这是一篇以颂扬为主的刻石,表述了始皇在创建帝业上的主要成就。

    会稽刻石,特别强调了封建伦理的规定。刻石说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腵,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像这样对于封建伦理的重视,实际上也是对于个体家庭劳动的保护,是密切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访求神仙不死之药始皇称帝后,已充分占有世俗的一切享受。他所最感不足的是,他不能不死。他最怕的是死。史称“始皇恶言死”。为了长生不死,他不惜代价访神仙,求不死之药。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年),齐人徐市投始皇所好,称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他请求率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始皇即刻遣徐市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三十二年(公元前25年),始皇东至竭石,令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两位古代仙人。又遣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数年后,仙人不死之药踪影不见。卢生畏惧,欺骗始皇说“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巨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惔。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始皇求药心切,一切照卢生的话办。他自称真人以代替称朕,并令咸阳周围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

    世上本来不存在仙人和不死之药,靠欺骗过日子,总有一天会大祸临头。所以,卢生,侯生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2年)就偷跑了。他们的逃亡,加之韩终去而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令始皇大怒,遂逮捕咸阳诸生,令御史审问,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阬之咸阳。

    始皇于三十七年(公元前20年)病死于沙丘平台。终年五十岁。

    秦始皇评论关于秦始皇的评论,一般对于他在统一上的作用,多推崇过高。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是时代的产物,始皇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最后促成而已。始皇即王位之前,秦对六国的战争,已是节节胜利。公元前23年,秦白起败韩、魏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公元前274年,白起伐魏,斩首十五万。公元前20年,白起败赵师,坑杀四十五万。此外,还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战役,秦在不同程度上杀伤敌方的有生力量。可以说,始皇即位时,统一的基础已经奠定,而始皇最终剪灭六国,结束长达几百年的割据状态,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他在历史上的贡献是很大的。

    始皇在灭六国之前是能纳谏的。他接受李斯的上书,撤销逐客令,对秦的吸收人才很有好处。伐楚时,始皇问李信需用多少兵。李信说不过二十万人。问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错误地认为王翦老了,胆怯;李信年青,壮勇。于是命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众伐楚。开始时,李信、蒙恬两路并进,节节胜利。但是不久便被楚军打败,秦军伤亡惨重,仅都尉就阵亡七人。始皇后悔轻信李信的话,亲自到频阳向王翦谢罪,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始皇一再谢罪,请王翦出来。王翦毫不让步。最后,他提出,如果一定要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不仅答应了王翦的要求,出发时还到灞上为王翦送行。

    灭六国后,始皇自以为功高五帝,地广三王,居功自傲,不可一世,“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博士形同虚设,丞相、大臣只能“受成事,倚办于上”。群臣为了保官,不敢说真话,“谩欺以取容”。始皇对百姓残酷暴虐达到了极点。当他在世的时候,地方上已出现了反秦的火种,只等待有《史记·王翦列传》。

    人来点燃了。他所实现的统一并不是巩固的,他的政权很快就被推翻了。第三节李斯的功绩建立帝业的献策李斯,楚上蔡人,约生于公元前28年2。年少时为郡小吏。继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有所成,公元前247年西入秦,求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吕不韦看中了他,任他为郎。李斯因此有了说秦王的机会。他见秦王,献利用时机,灭诸侯以成帝业之策。秦王听了他离间各国君臣之计“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然后以良将随其后。秦王先后拜李斯为长史和客卿。李斯献策的实际情况不可详知,但这对于加速六国的灭亡,显然是起了作用的。

    谏逐客书韩国人郑国以修渠为名,来秦作间谍活动。郑国的计谋被发现了。秦宗室大臣乘机攻击客卿,说“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也在逐中。李斯上书,申述逐客之不当。他说到客卿对秦国强盛的重大贡献。他说,穆公取由余于戎,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使秦并国二十,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富民强,举地千里;惠王用张仪之计,拆散六国合纵,使秦拔三川之地,并巴蜀,取上郡,收汉中;昭王用范雎,使秦强公室,杜私门,为帝业打下基础。他们都不是秦国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进一步说明各国的物产和文化,对秦国文化发展的诸多贡献,从而得出结论说“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秦王听从了李斯的计谋,二十余年后竟并天下。而李斯官至廷尉,又升为丞相。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论争废分封,置郡县,是秦代政治体制上重大的变革。对于这个问题,大臣们的意见并不一致,而李斯是一贯主张郡县制的。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年),既灭六国,丞相王缩等以六国新破,燕、齐、楚距咸阳远,不为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群臣皆以为便。这时,李斯是廷尉,独持异议。他以周末诸侯争战不休为由,反对分封,主张全国皆为郡县。始皇同意李斯的意见,说“廷尉议是。”于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此,郡县制成为中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形式。

    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3年),灭六国以后的第九年,分封之议又起。是年,始皇置酒咸阳宫,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本节所据材料见于《史记·李斯列传》者,不一一注出。

    2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史记·秦始皇本纪》。

    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始皇把这问题交给群臣议论。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始皇同意了李斯的说法,郡县制仍旧坚持下去,它在中国历史上有长远的影响。

    申是古非今之禁始皇三十四年,因议论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得失,李斯申论是古非今之不利于治,主张申是古非今之禁。他说“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始皇同意李斯的这些主张,制曰“可。”2在始皇批准的这些禁令中,《诗》、《书》、非秦纪的史籍,非博士官所职百家语都必须焚烧。因犯禁而判的刑,有城旦、弃市以至灭族。私藏禁书者有罪,偶语《诗》、《书》者有罪,以古非今者有灭族的大罪。这些禁令的总意图是在政治思想上禁私学而定一尊。这是始皇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在思想领域的反映。他使用的行政手段是很严厉的,但除了破坏、阻碍文化的发展外,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

    功绩和权势李斯对秦的功绩是大的。他的权势,在始皇那样专制的形势下也是仅有的。司马迁为李斯立传,说秦王撤回逐客令后,“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又说他“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以及“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鲁迅推崇李斯在文字改革方面的贡献,他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李斯“于文字,则有殊勋。六国之时,文字异形。斯乃立意,罢其不与秦文同者,画一书体,作《仓颉》七章,与故颇不同,后称秦篆。”

    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李由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庭车骑以千数。李斯的权势,在当时是很突出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死后,李斯为了个人得失,上了赵高的圈套,制造宫廷政变,促使秦皇朝走向衰亡,而他本人为赵高所杀害,于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7月被腰斩,灭三族。

    第四节赵高与秦的灭亡伪造诏书赵高,兄弟数人皆为宦官。赵高熟悉狱法,始皇以其为中车府令。他利用职务之便,私事胡亥,教胡亥法令,决狱,深得胡亥的信任。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0年),李斯、赵高、胡亥等随始皇东巡。在折返途中,行至沙丘,始皇病甚。于是始皇赐公子扶苏书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封,未发,始皇死,遗诏落入赵高手中。

    李斯怕天下有变,秘不发丧,置始皇辒辌车中,上食,像平常一样。赵高想立胡亥为帝,扣留始皇赐扶苏书不发,为达到目的,他三劝胡亥,多次说李斯。他先以权势诱胡亥篡位。胡亥以遵父命,行孝悌,安社稷,加以拒绝。赵高又以商汤伐桀,周武王伐纣,卫君杀其父,不为不孝,继续策动。胡亥开始动摇,但提出君父丧礼未终,不宜于此时干扰丞相。赵高针对胡亥的犹豫不决,又提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迫使胡亥及早决断。胡亥终于接受了赵高的阴谋。

    赵高知道“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便以试探、说服、威胁的手段迫使李斯站在他一边。赵高利用李斯眷恋权位的私心,对李斯说,如扶苏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又说“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李斯无可奈何地仰天而叹,听从赵高的摆布,终于与赵高合谋。赵高伪造始皇遗诏,说“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扶苏自杀于上郡,蒙恬请囚。胡亥立为二世皇帝。二世为了回报拥立之功,拜赵高为郎中令。从此,赵高“常侍中用事”。在封建专制的政体下,赵高创始了宦官干政的恶例。

    阴谋篡权赵高得势后,一步一步地进行篡权的阴谋活动。他因除去异己,杀人很多。他怕二世知道真相,于己不利,便耍弄手腕,把二世与大臣隔开。他对二世说“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又假装关心地说“陛下年轻,未必事事皆通,如果上朝,处事不当,则示短于大臣。不如居深宫,学习法令,事来则处之。这样,大臣既不敢欺骗陛下,又称陛下圣主,一举而两得。”二世听信了赵高的谎言,从此,居深宫之中,日事宴乐,不再上朝。赵高成了二世的代言人。

    赵高设计陷害李斯。他对李斯说“关东群盗多。今上急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见。”李斯说,我早就想进谏,只是上居深宫,不上朝,无机会见上。赵高说,君真想进谏,等上空闲无事,愿为君通报。于是赵高每见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说“上方闲,可奏事。”李斯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赵高见条件成熟,乘机造谣说,李斯参与沙丘之谋,想裂地封王。又说李斯本节所根据材料,见于《史记·李斯列传》。

    之子李由与陈胜勾结。李斯得知上了赵高的圈套后,急忙上书二世,揭露赵高的“邪佚之志,危反之行”,要求除掉赵高,消除隐患。由于二世对赵高的信赖,不仅不怀疑赵高,反而把李斯的揭发告诉了他。赵高于是进一步诬陷说“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二世听信了赵高的谗言,把李斯交给他惩治。

    赵高以严刑拷打,强令李斯承认与子谋反。榜掠千余,不胜痛,李斯被迫诬服。接着,赵高又令十余人,诈称御史、谒者、侍中,审讯李斯。李斯申述冤情,说出真相,总是遭到一顿毒打。后二世遣使复查案情,李斯以为又是赵高的人,不敢再说真话。于是二世对所谓李斯谋反,信以为真。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7月,李斯具五刑,腰斩咸阳,夷三族。

    李斯死后,二世拜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

    赵高为检验群臣是否跟他走,故意指鹿为马。二世大笑说,丞相错了,是鹿不是马。并问群臣,是不是鹿?多数人回答说是马。一些人沉默不语。只有少数人回答是鹿。这一场面,使二世迷惑不解,他甚至怀疑自己的神经出了问题。事后,凡言鹿者,都被赵高暗中治罪除掉。从此,“群臣皆畏高”,顺从赵高,不敢持异议。

    皇室宗亲是赵高的眼中钉。他挑唆二世“远骨肉”,杀诸公子。二世杀十二公子于咸阳,磔十公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被囚禁宫中。二世遣吏责将闾说“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说“阙迁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吏无言以对,只好说“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昆弟三人,都流着泪,拔剑自刎。

    秦宫政变陈胜起义之初,赵高数言关东盗毋能为,以欺骗二世。巨鹿一战,项羽大败秦军,擒王离,降章邯,秦军的主力被消灭。不久,刘邦攻占武关,关中危在旦夕。已升为丞相的赵高,怕二世追究责任,日夜不安。二世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赵高感到不妙,决定先下手。他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弟郎中令赵成,合谋废二世,立子婴。阎乐以追盗贼为名,率千余人进望夷宫,指责二世骄恣,诛杀无道,致使天下共叛,逼其自杀。二世要求见赵高,阎乐拒绝。要求封为郡王,阎乐不许。要求封为万户侯,阎乐不准。最后,二世哀求,愿为黔首。阎乐开门见山地说“臣受丞相命,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二世绝望,遂自杀。

    赵高召集大臣、公子,宣布诛二世,去帝号,立子婴为王。赵高令子婴到庙堂受玉玺。子婴与其子谋,决定诛赵高。赵高多次遣人请子婴前去受玺,子婴称病不去。最后,赵高亲自去请,子婴乘机杀赵高,灭其三族。赵高虽死,但关东已失,人心已离,天下已处土崩瓦解之势。子婴为王四十六天,刘邦率军至霸上,子婴降于轵道旁。秦亡。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第二章陈胜项梁项羽2第一节反秦起义陈胜首倡大泽乡起义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人。少时为人佣耕。一日,耕于垅上,陈胜对伙伴们说“苟富贵,无相忘。”伙伴们笑着答应说,“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胜叹息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年)七月,官府发九百人戍守渔阳。陈胜和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吴广,都是屯长。行至蕲县大泽乡,大雨,道路不能通行。估计不能按期到达。而秦法规定,戍卒失期者皆斩。陈胜吴广计议说今逃亡是死,举大计也是死,都是个死,举大计不好吗?

    经过密谋,陈胜吴广以丹写“陈胜王”于帛上,塞进鱼腹。鱼被戍卒买回,破鱼见丹书,大家感到蹊跷。晚上,吴广又到附近神祠点火,学狐叫,叫“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被惊醒。天亮了,戍卒们指点着陈胜,纷纷议论。

    吴广平日爱惜戍卒,戍卒听他的话。吴广故意顶撞将尉,招他鞭笞,借以激怒戍卒。将尉果然大怒,拔出剑来。吴广夺剑,杀死了将尉。陈胜和吴广召集戍卒说“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戍卒们皆曰“敬受命。”于是他们诈称公子扶苏、楚将项燕,称大楚,设坛盟誓,以校尉之头致祭。陈胜称将军,吴广为都尉,攻下大泽乡。

    胜利进军起义军从大泽乡出发,很快攻占蕲县。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葛婴率领,从蕲县东进。一路由陈胜、吴广统领,攻占铚、酂、苦、柘、谯等地,进而北至陈。这时,起义军已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人,步兵数万人。陈胜据陈后,召集三老、豪杰议事。他们称陈胜“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国号张楚。“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以陈为中心,分兵略地。北线以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率兵三千略赵地,他们以收降为主,下数十城。占领邯郸后,张耳、陈余策动武臣自立。武臣即赵王位,以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武臣为扩大地盘,遣韩广略燕地,李良略常山,张黡略上党。“韩广至燕,燕人立广为燕王。”北上的另一路,以周市为将领,略魏地。周市攻占魏地后,转攻齐,至狄。齐国贵族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发兵攻周市。周市败还,田儋占据齐地。周市退回魏,立魏咎为魏陈胜材料见于《史记·陈涉世家》者,不另作注。

    2项羽材料见于《史记·项羽本纪》者,不另作注。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史记·田儋列传》。

    王,占据魏地。

    西线以吴广为假王,欲先得荥阳,取道函谷关,直捣咸阳。荥阳是秦在东方的战略要地,附近有贮粮基地敖仓。秦以李斯之子李由为三川守,死守敖仓。吴广久攻不下,双方的主力都陷在荥阳,进攻两难,形成僵持状态。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冬,陈胜另以周文为将军,蔡赐为上柱国,取道函谷关,攻关中。周文一路收兵,至函谷关,战车已千乘,兵数十万人。函谷关地处崤山之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称一夫守关,万夫莫开之地。周文一举越过了函谷关,进至咸阳附近的戏。

    陈胜政权刚建时,秦吏从东方还,禀告二世。二世大怒,把他打入狱中。后从东方还者,二世复问,皆对曰“群盗,郡守尉方逐捕,今尽得,不足忧。”2当周文军逼近咸阳时,二世再不能自欺了,他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少府章邯认为调兵已来不及,建议赦免骊山刑徒,编组新军。二世采纳他的建议,下令大赦,很快组成一支几十万人的队伍,由章邯率领。周文对秦大军突然进攻,准备不足,加之孤军深入,缺乏后援,被迫退出关中,屯兵曹阳。陈胜“令赵发兵西入关”3,增援周文。武臣拒不执行。周文等了两三个月,援兵不至,败退渑池。章邯追至,周文战败自杀,全军覆没,形势发生逆转。

    陈胜败死章邯败周文后,继续东进。吴广面临章邯与李由夹击的危险。吴广围荥阳数月,久攻不下,并与部将发生矛盾。副将田臧矫称陈胜令,杀了吴广。陈胜非但不惩处田臧,反而赐他“楚令尹印,使为上将”。陈胜赏罚不当,还不止这一件事。当初,葛婴徇蕲东,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陈胜立为楚王后,葛婴杀襄强,拥戴陈胜,可是,陈胜还是把葛婴杀了,使田臧取得指挥权。田臧令李归继续围攻荥阳,自己率精兵迎击章邯,败死于敖仓。章邯既杀田臧,乘胜进击荥阳,杀李归,起义军的主力被消灭。

    章邯移兵陈县,陈胜与他战于陈西。柱国房君、将领张贺先后战死。陈胜兵败,退至下城父。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御者庄贾杀陈胜,降秦。

    从大泽乡起义,到陈胜被杀,只有半年时间。起义的历程虽短,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奠定了思想基础。

    汹涌澎湃的农民起义,由于陈胜用人不当,赏罚不明,骄傲自满,受到严重挫折。陈胜佣耕时,与穷伙伴相约“苟富贵,无相忘。”当穷伙伴真的找来时,只不过说了几句“陈王故情”,陈胜认为有损他的威望,就把穷伙伴杀了。“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胜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管群臣诸将。朱房、胡武办事不公,常“以苛察为忠”。可是,陈胜却对他们很信任,“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故人已“无亲陈王者”,加上诸将“不亲附”,这就已决定了陈胜必然失败。但是,由他掀起的反秦浪潮,却正以更大的波涛冲击着秦政权。

    2《史记·秦始皇本纪》。

    3《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第二节项梁和会稽起义项梁和会稽起义项梁,下相(今江苏宿迁县西南)人。父项燕,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为秦所杀。侄项籍,字羽,始皇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项籍少时,读书不成,学剑,又不成。项梁怒,项籍却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其兵法,“籍大喜”,但略知其意,又不肯再学。

    项梁犯罪,入栎阳狱,嗣得释。后项梁杀人,与项籍逃到吴中避难,当地贤士大夫对项梁很敬重。吴中有大事,常请其主办。项梁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0年),始皇游会稽,渡钱塘江。项梁带项籍观看。项籍见到始皇的气派,说“彼可取而代也。”项梁急掩其口说“毋妄言,族矣!”项梁“以此奇籍”。他发现不念书、不习武的侄儿胸有大志。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召项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殷通请项梁为将。项梁曰吴有奇士桓楚,亡在泽中。“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遂推荐项籍召桓楚。项梁出,与项籍语,令其持剑待召。然后,项梁入,言于殷通。殷通即召项籍入。项梁向项籍使眼色说“可行矣。”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府中惊恐,项籍击杀欲反抗者数十百人,余者皆慴服。项梁自立为会稽守,任项籍为裨将,安排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收吴中及下县兵,得八千人,起兵反秦。

    渡江西上初,陈胜遣召平略地,至广陵,闻陈胜败走,秦兵将至,于是渡江矫陈胜之命,拜项梁为楚上柱国,令其急引兵西上,迎击秦军。项梁遂率八千人渡江西上。这时,东阳少年杀县令,推故令史陈婴为长,众至二万人。少年们欲立陈婴为王。其母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于是陈婴推辞说“项氏世世将家,有名于楚。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于是众从其言,归属项梁。项梁渡过淮河,英布、蒲将军也以兵归属,众至六七万人,驻军下邳。

    秦嘉等响应陈胜,起兵攻东海。陈胜遣武平君畔为将军,前往监护诸军。秦嘉不受命,杀了武平君,立景驹为王,自为大司马,驻军彭城东。项梁击败秦嘉军,追至胡陵,杀秦嘉,并其军。景驹走死梁地。章邯进至栗,项梁遣朱鸡石、余樊君迎战,余樊君战死,朱鸡石败退胡陵。项梁杀朱鸡石,引兵至薛。

    薛地会议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项梁得知陈胜已死的确切消息后,在薛召集众将议事。刘邦率百余骑赴会。范增往说项梁立楚后,以从民愿。项梁纳其言,找到为人放羊的楚怀王孙心,立为楚怀王,都盱台。项梁自号武信君。这次会议,标志项梁政权的诞生。从此,他成为继陈胜以后,能够统领全局的第二位农民起义领袖。

    章邯攻临济,齐王田儋战死,其弟田荣收余兵,走东阿。章邯追围之。

    项梁遣项籍、刘邦救东阿,败秦军于濮阳东,攻占城阳。然后,转攻定陶,不下。西攻雍丘,大败秦军,杀三川守李由。项梁率军至定陶,破章邯军。从此,项梁有骄色,轻视秦军。九月,章邯发动突然袭击,大败楚军于定陶,杀项梁。项籍、刘邦闻项梁死,与吕臣军自陈留东撤。吕臣军驻彭城东,项籍军驻彭城西,刘邦军驻砀。

    第三节项羽的霸业巨鹿决战章邯击杀项梁后,以为楚兵已不足为忧,遂渡河击赵。大破赵军,攻占邯郸。赵王歇、丞相张耳退守巨鹿城,将军陈余驻守巨鹿城北。章邯令王离、涉间围攻巨鹿,自己驻军城南,筑甬道,为秦军输粟。

    赵求救于楚。楚怀王命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然后,遣刘邦直捣关中。并约定,先入关者王其地。由于宋义惧怕秦军,行至安阳,停止前进,坐观秦赵相斗。项羽一再催促急行,宋义不听,还说“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就这样把时间拖延下去,军粮吃完,将士靠食芋菽度日,加之天寒地冻,士兵情绪波动。项羽气愤地批评宋义说“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宋义仍然无动于衷,并下令说,如敢不服从指挥,擅自行动者,“皆斩之。”项羽忍无可忍,第四十六天清晨,闯入宋义帐中,斩其首,示众说“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将卒皆慴服,推项羽为假上将军。项羽令桓楚报于楚怀王,楚怀王拜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归项羽指挥。项羽取得军事指挥权后,命当阳君、蒲将军率两万人渡漳河,救巨鹿。

    当阳君旗开得胜,灭了秦军的气焰,但巨鹿之围并未解除。陈余再次请求援兵。项羽率全军渡河救赵。他破釜沉舟,烧庐舍,只准备三日粮饷,表示三日内必破秦军的决心。到了巨鹿,围王离,断其粮道。经过九次战斗,终于大败秦军,杀苏角,虏王离。涉间自杀。

    当时诸侯军救巨鹿者十余支,皆畏秦不敢战。唯独楚兵骁勇果敢,无不以一当十,呼声震天,使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已破秦军,石见诸侯将。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秦军巨鹿大败后,二世追究章邯的责任。章邯惧,遣长史欣至咸阳,欲说明情况。赵高拒绝接见,大有问罪之势。陈余乘机策反,劝章邯倒戈反秦,不要步白起、蒙恬的后尘。章邯犹豫不决。项羽再次发动攻势,遣蒲将军败秦军于漳南。自己率军大败秦军汙水上。章邯被迫投降。

    巨鹿之战,扭转了整个战争局势,它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导致秦政治上的崩溃,使秦彻底瓦解。

    项羽马不停蹄,率军进攻关中,大批章邯降卒随行。他们心中不安,且自身遭受楚兵的欺侮,不免忧愤交加,窃窃私语,有些怨言。项羽并没有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把降卒变成自己的力量,反而错误地认为留着降卒“事必危”,把二十余万降卒坑杀于新安城南。

    鸿门宴汉元年(公元前20年)十一月,项羽至函谷关,刘邦已捷足先登,派兵守关。项羽大怒,遣当阳君攻破函谷关。项羽率四十万大军,进至戏西,驻军于新丰鸿门。这时,刘邦兵十万,驻军霸上,两军对垒。

    刘邦左司马曹无伤遣人到项羽处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闻言大怒,将于次日击刘邦。范增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他鼓动项羽从速进兵,勿失时机。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在此关键时刻,项羽的叔父项伯夜驰刘邦军,邀张良脱离险境。张良引项伯会见刘邦。刘邦乘机陈述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项伯听信刘邦的话。嘱咐刘邦次日及早到鸿门拜谢项羽,消除误会。项伯连夜赶回鸿门,把刘邦之言告诉项羽,并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次日,刘邦率张良、樊哙等百余骑,携带礼品,到鸿门拜谢项羽。他解释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羽设宴招待。席间,范增一再示意项羽击杀刘邦,项羽默然不应。范增出,召项庄进去祝酒,欲乘舞剑助兴,击杀刘邦。项庄祝酒毕,请舞剑为乐,即拔剑起舞。项伯一眼视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用心。他也拔剑起舞。项庄多次欲击刘邦,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张良见事急迫,至军门,见樊哙。樊哙闻事急,带剑拥盾,推倒卫士,闯入军门。他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他陈述刘邦之功,怒斥项羽听信谗言,欲杀功臣。项羽令赐酒肉,连连称壮士,令其入席就坐。刘邦借口去更衣,招张良、樊哙等一块出去。刘邦想逃走,但又怕项羽怪罪。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刘邦遂与樊哙等四人,从小道归霸上。留张良拜谢,赠送札品。范增听说刘邦已走,气愤地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也。”充满战争气氛的刘项对峙,至此得到暂时的缓解。

    分封诸侯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咸阳,烧了秦宫室,杀了秦降王子婴,携带珍宝美女,回军戏下。对如何分配胜利果实,项羽遣人试探楚怀王的态度,楚怀王说“如约。”就是说,刘邦应为关中王。有人劝项羽都关中,说“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但他也不愿叫刘邦占据形势险要的关中,便诡称“巴、蜀亦关中地也。”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把关中分为三块,封秦的三个降将。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长史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至河,都栎阳。董翳为翟王,王上郡,都高奴。利用他们截断刘邦东进的道路。

    项羽把关东地区,分封为十四个王国。徙魏王豹为西魏王,都平阳。封申阳为河南王,都洛阳。韩王成不变,都阳翟。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徙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吴芮为衡山王,都邾。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徙燕王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臧荼为燕王,都蓟。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田都为齐王,都临菑。徙齐王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另外,封陈余为三县侯,梅鋗为十万户侯。凡有功于项氏者,都得到封地。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占地九郡,都彭城。汉元年(公元前20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

    第四节项羽的衰亡楚汉战争与鸿沟划界诸侯各就国后,项羽徙义帝(楚怀王)于长沙郴县,密令英布、吴芮、共敖等杀之于江中,招致封王和群臣的不满。韩王成既已受封,项羽又翻旧账,嫌他遣张良送刘邦及无军功,不让就国,带到彭城废为侯,继而又杀之。封国的墨迹未干,项羽便自毁其诺言。

    项羽分封不公,引起田荣和陈余的极大愤怒。他们于陈胜起义不久,便积极响应,参加反秦战争。论战功,他们有资格封王。但是,由于他们不听项羽的调遣,未被封王。汉元年(公元前20年)五月,田荣首先起兵反项羽,击败齐王田都,击杀胶东王田市,济北王田安,夺取三齐,自立为齐王。田荣赐彭越将军印,令其反于梁地,扰楚。陈余和张耳本为刎颈之交,后来变成死敌。抛开他们的个人恩怨,就反秦而论,功绩不相上下。而张耳被封为常山王,陈余仅为三县候。他愤怒地说“张耳与余功等也,今张耳王,余独侯。此项羽不平。”愤怒之下,他向田荣请兵击张耳。田荣为扩大反项羽的势力,便遣兵助陈余击张耳。张耳大败,投奔刘邦。陈余迎代王歇,复立为赵王。赵王歇立陈余为代王。楚霸王的霸局被田荣和陈余破坏了。项羽大怒,遣萧公角击彭越,自己率兵击田荣。项羽向九江王英布征兵,英布装病不去,只遣“四千人”随行,项羽由此怨恨英布。

    八月,刘邦乘项羽征战田荣,一举击败章邯。楚汉战争开始了。然后,刘邦遣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随后,令薛欧等出武关,继续东进,迎接太公、吕后。项羽发兵拒于阳夏,并以故吴令郑昌为韩王,堵截汉兵东进。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冬,项羽败田荣于城阳。田荣走平原,被当地人杀害。项羽烧夷齐城郭室屋,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齐人相聚而叛之。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起于城阳,继续与楚战斗。项羽进不能胜,退又不甘心,兵力被陷在齐。三月,刘邦自临晋渡河,至洛阳,采纳新城三老董公的建议,为义帝发丧。刘邦“袒而大哭”,以“杀主背义”的罪名,号召诸侯共同讨伐项羽。四月,刘邦率诸候兵五十六万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楚都彭城,尽收项羽的美人财宝。项羽闻讯,率精兵三万,回救彭城,大败汉军。汉军坠入泗水淹死的、被杀的达十几万人。项羽追至睢水,再歼汉军十几万人,尸体塞满河道,致使“睢水为之不流”。刘邦所率几十万大军,死散殆尽。他被项羽包围,侥幸率数十骑突围。路遇儿子刘盈与女儿鲁元公主,乘车共行。楚兵追急,刘邦三次把他们踢下车来。滕公不忍,一次次把他们扶上车。最后刘邦急得想把滕公杀了,丢掉儿女,轻车逃命。最终他们虽然幸免于难,但是,太公和吕后成了项羽的俘虏。刘邦逃到荥阳,萧何征发的关中老弱,及韩信所遣士卒,先后赶到,又有部分散卒回归,刘邦得以重整军容。

    项羽追至荥阳,刘邦迎战于城南,双方互有胜负。项羽不能越过荥阳而西,刘邦也无力东进,这里成了楚汉相争的主战场。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多次破坏汉的粮道。汉军给养困乏,军心动摇。刘邦请求以荥阳为界,握手言和。项羽欲答应,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羽纳其言,急围荥阳。刘邦恐惧,用陈平之计,离间项羽与范增的关系。项羽遂疑范增,稍夺其权。范增气愤地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范增走,未至彭城,发病而死。

    刘邦被困在荥阳,处境十分危险。纪信扮作刘邦,乘天子辇,率二千多名妇女夜出东门,欺骗项羽说“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听说刘邦降,欢呼雀跃,纷纷跑到东城观看。刘邦乘机率数十骑从西门出城,逃往成皋。项羽发现受骗,把纪信烧死。

    几经挫折之后,刘邦无力继续战斗,退回关中。从袁生之计,南走宛叶。项羽随即追至。刘邦坚壁不战。这时,彭越渡过睢水,大败楚将项声、薛公于下邳。项羽被迫东击彭越。刘邦乘机北走,败终公,复取成皋。项羽已破彭越,回兵夺取荥阳,杀周苛公,虏韩王信。然后,兵围成皋。刘邦无力固守,与滕公出北门,渡河,走脩武,“得韩信军”。刘邦遣刘贾率二万人,数百骑,渡白马津,入楚地,助彭越,“烧楚积聚”,下梁十余城。项羽再次被迫东击彭越,一路节节胜利,夺取陈留、外黄等十余城。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刘邦乘项羽东击彭越,围攻成皋。本来项羽告诫守将曹咎“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无令得东而已。”开始刘邦挑战,曹咎不应。后刘邦一日数次挑战,并羞辱曹咎胆小像妇女。曹咎终于顶不住了,他不顾项羽的训令,率军渡汜水,欲与刘邦决战。曹咎军刚渡一半,刘邦发动进攻,大败楚煜霸天下小说5200军。守将曹咎、长史翳、塞王欣皆自杀。刘邦再得成皋,驻军广武,就食敖仓。项羽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