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过于草生了。
但是像开元通宝一样使用铜,这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对于已经被各种电气原料逼的跳脚的工业部门来说,搞铜钱是不可能的!
所以,县人行盯上了钢。这个对于新桥来说,能够大量供应的金属材质。
然后他们又发现了第二个问题,铜钢倒挂。
平心而论,这个问题不难发现。但是,新桥县人就好像没看见一样,径直发行了5克一枚的蓝钢币,一个蓝钢币,兑换一文铜钱。
但是在民间交易中,一枚重量3.28克的紫绀钱是买不来5克一个的蓝钢钱的。更不要说市场上流通最多的依然是隋五铢,大量的紫绀钱被世家豪门所窖藏了。
在很短的时间内,蓝钢钱的身价在上窜,一个换两个,甚至三,四个隋五铢的价格都出来了。
然而,新桥的各个售货点儿,河北行台各衙门,尤其是农政司,依然以一种憨包的面目,一个蓝钢钱一文的兑换老百姓手中的破烂隋五铢,依然5个蓝钢钱一斤的收购老百姓手中的原粮。
在老百姓们看来,河北行台的官老爷们和新桥教人识字的先生们,脑子似乎不大灵光。
但是,新桥最深的一个套路,就在这个一文兑换一文上。在整个夏收结束后,按照新桥人行的统计和计算,这个夏收季节,新桥跟河北行台,利用蓝钢币几乎向整个河北地区注入了400%的流动性!
纵观中国历史,其实中华大地上,一直处于一种通缩的状态。以唐朝为例子,开元年间,在市场上流通的铜钱,其实只能满足全部交易活动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剩下的交易,要靠以物易物或者绢等丝织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实物交易有多麻烦呢?先不说绢帛之类的体积大,携带不便利。光折色,辨别质量好坏,染色是不是地道就能让人烦死。
再举个更糟糕的例子,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弄了个换钱所,让商人们把各种交易来的实物换成钱,他收20%的手续费。然而商人们依然急吼吼的上赶着去换。可想而知,实物交易多麻烦了。
而新桥蓝钢钱呢,源自汽车工艺的模具冲压技术保证了新桥蓝钢钱的表面花纹根本无法模仿,烤蓝技术在避免锈蚀之外,等于又添加了一层保险。而蓝钢钱本身的钢材质量又保障了硬币的价值,比五铢钱大了一小半的重量和铜钢价格比又让这玩意儿具备升值价值。
在夏粮收购的这一个多月里,隋五铢的流通量以一种跳水的姿态掉了下去。大量的铜集中到了河北行台和新桥手中。甚至一开始选了铜钱粜粮的老农们回头又找兑换点换成蓝钢钱。
夏粮收购结束后,经过统计,新桥县向整个河北地区注入了27万贯蓝钢钱,折合2.7亿枚,按照实际比值,河北地区一口气拥有了10亿枚流通的铜钱。
但是这个流通量完全没有发生贬值。上千年盐铁专营造成民间铁荒,这2.7亿枚蓝钢钱大概有一半儿被锻造成了其他日常用品或者刀剑。剩下的一半儿在流通中,完全没有半点要贬值的意思,甚至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蓝钢钱有继续升值的趋势。
这些流动性砸下去,整个河北地区的商品交易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新桥的搪瓷,陶瓷,花布,味精,各种腊味,几乎卖断货。不要说酒肆茶舍,针头线脑,打把势卖艺的各种优惠添头,就算是半掩门子的,对于拿蓝钢钱的汉子们都要多抛几个媚眼儿。
另外,新桥蓝钢钱还起到了一个颇为意外的作用。一些大家族和大地主们,居然开了钱窖,拿出铜钱来去换蓝钢钱,然后向外倒卖牟利了。
他们觉的自己占便宜了,但是对于把民间藏铜榨出来,并且拿到了无可挑剔的铸币权的新桥来说,这些都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