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魏国幅员辽阔,土地肥硕,人丁兴旺,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大河和大江作为母亲河,养育了无数仁人志士,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但是在大魏国北边有一片更为辽阔的土地,那里是游牧民族的天下,有一群能征善战的马上民族过着另一种游牧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粗粝的民风,无论男女老少、妇孺顽童都能够在马背上驰骋,更有甚者能在马背上睡觉。
他们时常向南而望,对那个富饶的中原投出最殷切的一抹艳羡。
中原是一头虎,草原一是匹狼,当这头猛虎生龙活虎的时候,这匹狼会向北退去,暂时隐藏獠牙,而当这头猛虎生病的时候,这匹狼便会伸出利爪,露出獠牙,狠狠的咬猛虎一口。
如今大魏国国力昌盛,而匈奴骑兵被打压的不敢“伸出利爪”。
不同的生活习性和传统,让两个民族如同拉锯战一般在天下土地上经历了几千年的繁衍生息。不少胸怀大略的帝王枭雄想出了无数套方案解决游牧民族和耕种民族的矛盾,但是无疑都遇到了极大的阻挠。
当今大魏皇帝陛下提出了“富国强民”,通过壮大大魏国本身来震慑匈奴。夏侯大将军提出了另一种超前的思想,当武器射程能够无视草原距离的时候,匈奴不足为惧,这种想法天方夜谭、匪夷所思,宰相潘春伟摇头不信,只有三皇子赵乾点点头,觉得夏侯将军所言甚是。
而那位和陛下关系极为复杂的西凉王徐骁提出的方案简单粗暴:打光他们。在大魏国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徐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战将。这位大魏国唯一一位异姓王草莽出身,身上戾气极重,摸爬滚打几年,终于成了实权将军,每次征战总是冲在最前线,不顾自己生死,行兵布阵一窍不通。却擅长打硬仗死仗。当初泗水河之战、壁垒死战、江南道大捷都是这位将军的手笔。
国子监兵法第一讲师韩非对于徐骁的领兵之道颇有微词,曾评论徐骁是“鲁莽匹夫,为运气好耳”。徐骁在西凉听说了,特意找人给韩非写信,信上只有一句话“你奶奶个腿儿”,正好和大魏国祥符元年的“西凉十问”交相呼应。
如今朝廷之上也流出了一种言论:如果当初镇守大魏国北边防线的人不是夏侯襄阳。而是大魏第一战将徐骁,也许匈奴真的已经灭了。
中原和草原关系复杂。不是简单一两句就能说完的。
如今镇北军和匈奴右帐王庭骑兵很少有大规模的交锋,基本上都是小范围的遭遇战和追逐战,有时候镇北军追逐匈奴骑兵,有时候正好相反。还有的时候对方的溃逃可能只是诱饵。
纵横交错、错综复杂的形势可能瞬间颠倒,前一刻的胜利瞬间就变成了失败,胜利不能让人高兴。无非是多了几两银子,但是失败的代价可能就是性命。
林成平已经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风沙磨砺的脸颊越来越粗犷,双手也越来越粗糙,再也被没有澶州出来时节的清秀。在镇北军这个大环境中,这种潜移默化的转变很好,但是林婉儿觉得不好,她知道老二的心已经在草原大漠扎根了,可是有时候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思想,想着老二能回来,然后娶妻生子,自己顺利的当上姑姑,然后有一群小朋友可以让自己欺负。
林成平在镇北军已经呆了五年了,去年回了一趟老家澶州,看到了大姐林婉儿,心中一颗石头也就落地了,可是另一颗石头落入了心间,就是风雪中的那一抹靓影。
那是一次很平常的遭遇战,林成平带着自己五十人的小分队,如同灵狐一般驰骋在草原之上,小分队轻装简行,身上只配备了轻型弓弩和镇北军独特的军刀。林成平观察了一下地形,根据经验,翻越前方的草丘,会出现一湾清泉,泉水是雨水积聚而成的,经过草原地皮特有的过滤功能,雨水会变得清澈见底,远远望去如同蓝色宝石。
镇北军和右帐王庭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短兵相接、你死我活可以,但是不能在草原水中下毒,按照匈奴的说法,草原里的水都是长生天的眼睛,不能玷污。
林成平命令小队人马下马步行。
赵凤呼哧一声抱住了大壮的脖子,笑问:“大壮,想不想大姐?”
大壮很老实的点点头,赵凤揉了揉大壮的脑袋:“是想大姐,还是想大姐包的饺子?”
大壮嘿嘿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