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末陕西一地经常出现干旱,百姓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常常食不果腹,随处可见倒地立毙的难民。
于是为了活得下去,各地经常揭竿而起。
崇祯九年五月,李自成攻陷米脂、绥德一带,七月则自陕北南下。
郑长栓现年十五,原是农民军一员,跟大军去抢劫粮食,等上官吃完,轮到小兵,大家都会蜂拥而抢。
他很是瘦小,根本抢不过别人,经常没有吃食。
况且,郑长栓还带着幺妹,也就七八岁,天天跟着他一起挨饿,他很是自责。
等大军南下,他没有走,留了下来。
郑长栓想,或许可以搜到一些剩粮,再找些野菜就能活命下去,而不少人跟他抱有同样想法。
只是现实却很残酷,时间一长,那些草木都被晒得枯焦,哪里有什么野菜,更别提粮食了。
于是,郑长栓带着妹妹,向东而去搜索吃食。
还真让兄妹俩找到一些东西,那是一种蓬草,可以充饥,让郑长栓欣喜若狂。
赶往拿出破罐子,倒些水,用燧石生上火,煮了起来。
幺妹一直眼巴巴地望着罐子,流着口水问道:“大哥,好了吗?可以吃吗?”
郑长栓试了试,给幺妹盛了一大碗,轻声说道:“吃吧,小心一点,别烫着了。”
幺妹迫不及待地舔了一口,脸上就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然后,拿手抓起蓬草放进嘴里,开始大口咀嚼,一张嘴里都塞得满满。
郑长栓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好吃吗?”
“好……吃!”幺妹没有停下来,抽空回了他一句。
随后,郑长栓也给自己盛了一碗,慢慢地吃了起来。
蓬草吃到嘴里,那是一种苦涩的味道,一般来说,根本咽不下去,可郑长栓却没吞咽困难。
身体都发出迫切的需求,让他赶紧将蓬草送进肚子。
很久没有吃得这样畅快,蓬草给兄妹俩一种满足的感觉,吃饱躺在地上,都感觉不到烈日灼晒。
后来,又有一些难民发现了蓬草,加入了吃草的队伍。
慢慢地,蓬草所剩无几,兄妹俩被赶走了,又开始四处流浪,找吃的东西。
郑长栓所过之处,都是一片荒芜,甚至是赤地千里,哪有东西可吃,连树皮都被剥得干干净净。
幸好运气不错,郑长栓又在米脂废墟,找到藏起来的糙米。
两兄妹又活了下来。
但如此下去,肯定要饿死在米脂城里,郑长栓决定带幺妹离开。
很多人都往南而去,其余方向也有,向北稍微少一些。
郑长栓听过故事,说京城就在北边,他想皇帝那里肯定有吃的,再加上北边人少,所以他决定往北去。
两兄妹将仅剩的粮食藏得严实,倒没有让其他难民发现并抢走。
就这样,郑长栓带着幺妹,跟着难民队伍一路向北走,到达了葭州地界。
很多难民都快要饿死了,所以根本不怕官府,常常聚集在一起,进行抢劫,葭州周边都遭到难民光顾,于是,更多人成了难民。
葭州当地官员还想缉拿盗抢者,可那些人无所畏惧,先吃饱了再说其他事情。
就算是被杀头,也要做个饱死鬼。
郑长栓两兄妹跟在一边,往往还能获得一些残羹冷炙,勉强果腹。
而难民队伍还想往东跨过黄河,进入山西地界,却遭到了山西守军的强力阻击,给难民造成不少的伤亡。
所以,他们只好继续向北,像蝗虫一样席卷而去。
造成如此之多难民的原因,表面上来看,自然灾害确实是主因,又是干旱,又是小冰河期,恶劣的条件导致农民破产,难以为继。
然而,自然灾害只是最后一根稻草,压垮大明这头骆驼的因素不少,像藩王、士族等所占的土地,所拥有的粮食,耗去天下十之八九。
譬如说藩王,明朝末年,需要靠国家供养的宗室有六七十万,已经尾大不掉。
像九边重镇山西,每年存留一百九十万石粮食,可此镇宗室消耗更多,达到三百多万石,留存粮食都无法满足宗室所需,让朝廷更加捉襟见肘。
而土地兼并的现象也日益严重。
明朝赏赐给藩王的土地越来越多,一开始还是几十顷,到后来甚至达到了几万顷。
像万历儿子福王朱常洵,因为备受宠爱,他就藩时获得了四万顷。
像瑞王朱常浩也一样,也得到了不少土地。
他的藩地是陕西汉中,从其周边搜刮到的土地不足两千顷,可朝廷一下子赏赐三万顷,藩地根本无力承担。
于是为了满足藩王需求,更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漂泊讨食。
郑长栓带着妹妹,跟着难民,沿着黄河河道,继续往北进发,可难民规模越来越大。
有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