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陈长安的部署下,村里居民陆陆续续地往涧溪南岸转移。
因为暴雨一直下个不停。
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待在家里不想走。
甚至有老人笑马志远:“真是没见过世面,不就是下了几天雨?我家的房子地势这么高,这点雨还能把我家房子淹了不成?”
“这是陈书记的命令,所有人必须转移到涧溪南岸!”
马志远知道自己人微言轻。
每次遇到阻碍,他便把陈长安的名号搬出来压场子,百试百爽!只要他这么喊一嗓子,没有哪个敢不服。
在村民眼中,陈长安已然是一种信仰。
下午两点。
陈长安站在新修建的吊索桥上俯瞰涧溪,涧溪,从地理科学的角度来讲其实不是溪,而是一条可以纵情漂流的山川。
现在不论是近看还是远看,都是险象环生。
水位不断高涨,河床变得越来越宽,水流速度也越来越快,夹杂着从两岸冲刷下来的山泥与杂木,水质变得黄浊不堪。
有种“黄河在咆哮”的即视感。
“想不到山洪这么猛……”
第一次身临其境地看到山洪的全部形成过程,陈长安心里头五味杂陈,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是如此渺小。
好在他有前世的记忆。
在他的部署下,涧溪村的人应该可以逃过这一劫。
至于下游的青梅村。
那就不好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青梅村的人为了方便浇灌耕地,在村庄上游修建了一座一字型的蓄水堤坝。
青梅坝是老一辈肩担手抬,用石料和泥土垒砌起来的,坝体中既没有钢筋也没有混凝土,搁现在属于典型的危坝。
然而,青梅村村民的脑子里并不存在“危坝”的概念。
许多村民坚定地认为:
老一辈有老一辈的智慧,就算没有钢筋水泥,没有科学的工程设计图,老一辈修的堤坝一样比现代化的三峡工程更牢固。
青梅坝,在他们眼中就是老一辈智慧的结晶。
他们做出这个判断的逻辑很简单: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在这将近六十年的时间跨度中,青梅坝从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这是令人很无奈的一件事。
在悲剧发生之前,他们不会相信在恐怖的山洪面前,那就是个不堪一击的泥菩萨!
人命关天。
陈长安匆匆开车往镇政府跑了一趟,不料扑了个空,镇党委书记李云河在外地考察调研,手机也打不通。
档案室的工作人员说:“李书记要过几天才回来,现在镇上的事由许镇长全面负责。”
“许镇长现在在哪?”
“那边。”档案室的工作人员指了指走廊尽头的那个房间,又小声地提醒陈长安:“别说是我说的。”
“谢了。”
陈长安过去敲了两下门,里面没人吱声。
干脆推门而入。
只见许丛林正在打麻将,陪玩的还有青梅村的包村干部郑友明。另外两个男的陈长安也不认识,素未谋面。
四个人一边打麻将,一边争论着吕州足疗城哪个技师更漂亮。
“许镇长,我有紧急险情要汇报。”陈长安客客气气地站在门口。
许丛林阴阳怪气地扔出一张幺鸡:“老子最烦这种鸟人,一天到晚的,到处找存在感。”
闻言,郑友明等人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陈长安没有理会这种无知且无聊的轻笑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