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耳念道:“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需要出门,便可知天下事。不需要看窗外,便能知天道的运行规律。走的越远,知道的就越少。所以,圣人不需要躬身力行便能知天下事,不需要观察便能明了一切,不需要作为就能成就自身。”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圣人不需要出门,便可知天下事。不需要看窗外,便能知天道的运行规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人能够通过虚静无为直接观察到宇宙的由来。当我们进入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时,我们会在杳杳冥冥之中进入玄牝之门,我们一旦进入玄牝之门,就能知道宇宙以及生命是怎么来的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出门看到的天地万物只是宇宙的一个表象,它们离实相还十分遥远。我们若想知道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就必须往自己的内在探索才行。宇宙不在外边,它就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跑到外面去探索?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天地万物就能够立即复归于无极。无极既是道,祂清静无为,如如不动,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唯有除去一切欲念,让自己的心彻底静下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我们才能够与道合一,从而明白道是什么。”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走的越远,知道的就越少。所以,圣人不需要躬身力行便能知天下事,不需要观察便能明了一切,不需要作为就能成就自身。人都喜欢作为,都喜欢出远门探索,以为这样就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从外面学来的知识对我们修道没有任何好处。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学习知识确实能够增长见识,但却无法增长智慧。智慧必须通过无为,通过与道合一才能增长。知识学得越多,我们就会离道越远。因为道不是知识,不是概念,我们无法通过学习知识明白道是什么。我们唯有放空自己头脑,才能明白道是什么。圣人能够时时刻刻都处在无为的心境中,故而他能够时时刻刻都与道合一。圣人与道合一就能够知道天下事,明白天道的运行规律了,他还出门做什么?我们的内在就是无价之宝,聪明的人只会往内在探索。只要我们能够与道合一,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不知道的?道能够给予我们一切,外在事物可以吗?顺则成人,逆则成仙,一味地去满足自己欲望的人是不可能成仙成道的。圣人不耐其烦地教世人清静无为,少私寡欲都是为了世人好。圣人不希望世人忘失自己的真实本性,不希望世人因为执着于幻象而受苦,所以才不耐其烦地教世人无为的。可惜世人不明白圣人的良苦用心,不愿意听圣人的教导,非要放纵自己的欲望,非要去争名夺利,殊不知这都是在背道而驰。人不知道自己为何生,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这是因为被识神控制住了。若是我们不通过修道摆脱识神的控制,那么我们就会不断地经历生生死死,永远也没有自由可言。”
尹喜问道:“师傅,只要能够进入玄牝之门,就能够知道宇宙的由来了吗?那该怎样做才能进入玄牝之门?”
李耳回答道:“玄牝之门是天地之根,是通往道的大门。我们打坐时,只要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我们便能进入其中。只要我们进入玄牝之门,我们就能看到宇宙以及天地万物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了。”
尹喜又问:“那怎样才算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
李耳回答道:“心中一念不生,物我两忘的境界既是“致虚极,守静笃”的境界。然而这种境界看起来很简单,可世间却没有多少人能够达到。修道是一个逆着来的过程,我们的心唯有静下来,才能攒簇五行,和合四象,万法归一,超脱生死,摆脱轮回。心若是不静就会生阴阳,造万物,入生死,堕轮回,这就是凡夫顺着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