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乱扯西游释厄传最新章节!

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但是在1562年的时候,退休归乡了,1567年过世。

    那么明史说严嵩窃政2o年,有点牵强了的,只是严嵩入阁2o年罢了,严嵩真正专权的时间是在1548-1562年。

    在1562年,御史邹应龙听说嘉靖有想拾掇严嵩的意思,就上书弹劾严嵩父子。买卖官爵,如刑部主事项治元,以一万二千两转入吏部。举人潘鸿业以二千二百两而得知州;严嵩父子广置良田美宅于南京、扬州数十所;严世蕃在母丧守孝期不受礼法不忠不孝。请立斩严世蕃,严嵩溺爱恶子,弄权****。

    明世宗一看,就下令严嵩退休,严世蕃等人下狱后配远地,后来又犯事了,被林润给举报,遂抄没严世蕃其家。

    明史记载,1462年严嵩被嘉靖给致仕弄回老家了。不久皇帝追念其赞玄功,意忽忽不乐,谕阶欲遂传位,退居西内,专祈长生。阶极陈河,帝曰,“卿等不欲,必皆奉君命,同辅玄修乃可。严嵩既退,其子世蕃已伏法,敢更言者,并应龙俱斩。”

    这是在说,嘉靖想起来严嵩的好处来了,就整天的不高兴,于是叫了徐阶等人前来,说自己想退位,以后专门在内宫之中祈求长生。那徐阶敢答应啊,只好力劝皇帝放弃这个退位的念头。因为徐阶知道,嘉靖只是在谈条件,而不是真想退位让贤的。这个时候说错了话,估计很快就得给咔嚓了。

    嘉靖一看,就说,既然你们非要朕还当这个皇帝,那么你们就得要听我的,还像严嵩那样辅助我参玄修命才行。严嵩已经退休了,他的儿子也死了,再有人胡说八道,连那个告严嵩的邹应龙一块给宰了。

    咱们仔细分析,严嵩在当辅的大多数时间内,是给嘉靖卖了老命的,嘉靖对其是满意的,自己很轻松的,不但不需要处理大量的琐事,而且严嵩还能给自己提供参玄修命的各种方便。那么严嵩到底是不是个奸臣呢?为何嘉靖此时还要维护严嵩?既然维护了严嵩为什么还要弃用严嵩?只能说,严嵩只是嘉靖的一枚好棋子罢了。

    明史有记载,或许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来。“世蕃之诛,于邹应龙,成于林润。二人之忠,非过于杨继盛,其言之切直,非过于沈鍊、徐学诗等,而大憝由之授。盖恶积灭身,而邹、林之弹击适会其时欤!”我们仔细看,只提到了邹应龙和林润是举报严士蕃的,根本就没有说到严嵩有确切犯罪的证据。而且细细体味最后一句话,就明白了,不是他俩本事大忠心耿耿也不是二人参劾严嵩父子正中要害,而是严嵩严士蕃几十年来,小恶积少成多终于变为了杀身之祸。是嘉靖知道这枚棋子已经不能再用了,树敌太多了,那就顺势彻底放弃严嵩了。

    严嵩晚年也算是很可怜的,老病少人管,儿子还被处死了,自己只能在他人的墓地附近居住,说是靠别人给祖先的供品维生。但即使如此,严嵩竟然还活了两年,还有种说法竟然是四年之久。

    明史称严世蕃官至工部左侍郎,严嵩后来老了,精力不足,朝政其实是严世蕃来替父亲协助处理的。御史邹应龙劾严嵩父子后,皇帝将严世蕃给贬到了雷州,但在半路上又跑回老家了,结果被人告后被捕。

    南京御史林润,上书参劾疏严世蕃意图谋反,顺带参劾严嵩冤杀杨继盛、沈练等人。但是当时的辅徐阶明白,这杨继盛、沈练等人的死因跟嘉靖是有很大关系的,那肯定不能将嘉靖给扯进来,否则就糟了。便只说了严世蕃的手下罗龙文与海寇头目王直勾结,严世蕃和伊王朱典楧图谋不轨。因此严世蕃、罗文龙就被斩弃市。那么也在说明,严世蕃的谋反罪名,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徐阶一手安排定案的。

    而且明史也记载了的,“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咸指目为奸臣。其坐世蕃大逆,则徐阶意也。”这个说法甚至有点前后矛盾的,但也在隐约指出,严嵩生的倒霉儿子不好且是个坏蛋。要注意,张廷玉写的是“人咸指目为奸臣”。这是甚么意思?好多人都说严嵩是奸臣,那么张廷玉个人是甚么看法?明史没说,只是笔锋一转,说是徐阶将严嵩给牵扯进儿子的案子里了。

    严士蕃这个恶子,究竟做过好事不?明史记载“6炳与俞大猷善,密以己资投严世蕃解其狱,令立功塞上。”哦,勉强还是有的,就是曾经帮助过抗倭名将俞大猷。

    张廷玉他们修明史的时候,对于严嵩的看法也是很复杂的,但是没有办法,就得这么写,严嵩必须是个奸臣。不过写的内容却是前后诸多矛盾,估计张廷玉的意思是,留待后人再考证辨别罢。在清朝的时候,明史的编纂工作一共有四回之多,前几回皇帝都不满意,最后还是张廷玉给定稿,乾隆给拍板的。

    我们都知道严嵩书法造诣很高,而且是相当的高,“六必居”、“天下第一关”、“满江红”诗刻、“圣府”、“洙水桥”、“鹤年堂”、“独乐寺”、“关圣林”“永延帝祚”、“清政廉明”等等太多了,没有人能否定的;诗词歌赋也相当有一套,很多人甚至包括王世贞在内也认可的。严嵩曾在1533年主持重修《宋史》,就是个铁证的,虽然因为工作调动的缘故,后来没有如愿。

    一般认为1548年害死当时的辅夏言和山西将领曾铣后,严氏父子正式恃宠擅权。但是细究历史来看,夏言当时早已失宠被皇帝看不顺眼了,曾铣是因为结交皇帝的太监们,犯了领军大将的最大忌讳。虽然说曾铣也是为了国家安危考虑,给皇帝吹收复河套地区的重要性,就不得已采取了下策。嘉靖是最怕这个将领勾结内侍的,何况怀疑辅夏言或许也牵扯在内(主要由于有苏纲这个人与曾铣和夏言的关系都很好),那曾铣和夏言的下场能好的了么?

    1546年曾铣任陕西总督,后来建议朝廷出兵收复河套地区。但是上疏到了兵部之后,兵部认为必要请镇守边关的将领共同开会讨论。但是执行起来却是阻碍重重,曾铣大怒直接上奏嘉靖皇帝,本来大臣们以为皇帝是赞同的,但是后来,嘉靖忽出手诏谕辅臣曰,“今逐套贼,师果有名否?兵食果有余?成功可必否?一铣何足言,如先民荼毒何?”

    于是,严嵩和当时的兵部尚书建议河套不可收复。奇怪的是,嘉靖竟然将曾铣下狱了。当时严嵩还谈不上专权过甚,因为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很多人都上书给夏言求情,但是这个时候,越求情的厉害,求情的人越多,只会让嘉靖更加下定杀心。果然,皇帝不但不同意放过夏言,很快就将二人给处死了。就连夏言不肯戴赏赐的帽子这种事情,都给抖出来了,求情的大臣也都给降了俸禄,嘉靖是在警告群臣莫要组成团队啊。

    严嵩的确在其中有顺水推舟落井下石的行为,但两人的死和严嵩没有必然关系。后来皇帝就将曾铣以交结近侍律斩,和夏言一块处死了。

    在曾铣死后,鞑靼的俺答更是放心大胆的入侵明朝,然而我们的嘉靖皇帝竟然认为,“此铣欲开边,故行报复耳。”这就是明史称赞的好皇帝呀,也说明了,嘉靖本来就是要处死曾铣,后来也没有一点悔意的。

    关于夏言,其实从明史来看,“帝以为不党,遇益厚,然卒为严嵩所挤。”说明皇帝开始信用夏言,是因为嘉靖认为这个人虽然高傲,但是没有什么朋友圈子。夏言也的确是个名臣,我们必须要认同。在嘉靖初期的时候,还能够被受到重用。但是到了后来,嘉靖已经成熟的不得了了,偏偏夏言开始骄横起来,内阁郭勋的死跟夏言有脱不开的干系。夏言对付敌人也算是挺狠的,也是喜欢专权的,世间长了自然就被嘉靖所猜忌。

    明史记载,“嘉靖二十一年六月二日,世宗手谕都察院,开列夏言罪状,言其欲改皇太后慈庆宫为太子东宫府;乘轿西苑;拒不服戴所赐道士巾;罗织郭勋狱;军事重事径自家裁等。七月一日,诏令夏言革职闲住。”

    再后来夏言又重新就任辅,嘉靖二十五年,曾铣建议收复河套地区。夏言很是赞同,引起来嘉靖对其的疑忌。两人之死,是死于嘉靖之手,毋庸置疑。

    嘉靖朝始终就是乱事纷纷,东南倭祸和北方边患不断,内乱横生,这个责任就只能也必须由严嵩来承担了。

    其中在155o年的时候,鞑靼的俺答率军犯大同。总兵仇鸾重赂俺答,于是俺答率领十万骑兵便冲到了北京城外。仇鸾知道不妙,也赶紧去京师勤王。嘉靖一看很高兴,就拜仇鸾为大将军,节制诸路兵马。此时勤王部队7.8万,北京守城部队5万,加起来大约13万。但是北京的部队有一半都是老弱病残哦,那些精壮成员还被王公大臣门们召回自己府里以防万一了,那么北京城真正能够出战的就算两万人吧。所以我们就认为当时明军总战斗力是总计1o万的兵力吧。就明白了,原来那个大魔的所谓一口吞1o万兵,是从这个庚戌之变的故事映射来的啊。

    兵部尚书丁汝夔就问严嵩这仗怎么打啊?严嵩说这要是在天高皇帝远的塞外作战,败了可以糊弄皇帝的。但是在京都门口,那怎么也瞒不了的人啊。俺答的目的其实是钱财等物,抢夺了一些之后,必然会撤军的。所以丁汝夔就自以为领会了严嵩的意思,严令众将不要出战。任由鞑靼兵士在外面烧杀抢掠了八天,又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才从古北口退回北漠。

    其实我们如果考虑了当时的背景之后,就会现,大臣们没有出战外敌,其实谁也没有错。但是嘉靖觉着面子无光,总得要有个倒霉蛋儿,拿来给出气的。

    其实呢,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的是,明军之中还是有个本打算和鞑靼骑兵作战了的将领。杨守谦字允亨,号次村,徐州人。嘉靖八年进士,嘉靖二十九年为保定巡抚。此时也率兵勤王,在东直门外安营扎寨。本来已经带着所属5ooo兵士前去迎敌了,但是因为没有任何援军,只能又退兵了。后来他和兵部尚书丁汝夔就成了替罪羊的罪魁祸,于八月二十六日被斩于西市。临死前杨守谦慨然曰,“臣以勤王反获罪,谗贼之口实蔽圣聪。皇天后土知臣此心,死何恨?”

    那么鞑靼的俺答为啥要出兵大明呢?原因挺简单,明朝前期,朱元璋和朱棣的北伐,将蒙古给打惨了,分裂成了瓦拉和鞑靼两大势力,他们之间的矛盾甚至要大于和明朝的冲突。那么谁都想要统一蒙古啊,但是草原缺乏金属布棉什么的,就想和大明恢复双边贸易。但是嘉靖却是不同意,那就只能武力解决了。当然俺答的胃口不会那么轻易放弃的,即使答应了,肯定也会不时的前来骚扰抢点财物回去。

    嘉靖是个要面子的皇帝,怎么也不肯拉下这个脸来,就死活不同意,就促成了庚戌之变。鞑靼骑兵真的兵临城下了,嘉靖后来也只好表面上答应,先糊弄你退兵了再说。果然后来就毁约了,鞑靼人也就基本上每年都来侵犯抢掠。

    还是隆庆皇帝在位的时候,1571年明穆宗朱载垕加封俺答汗为顺义王,重新开放通贡互市,这才给最后基本解决的。

    所以严嵩没有给解决这个问题,并不能算是什么失误。

    鞑靼兵临北京,俺答提出要求通贡,朝中建议严词拒绝并武力出击的大臣只有赵贞吉和沈鍊。但后来嘉靖还是听了徐阶的主意,假装同意,糊弄敌人退兵。

    关于嘉靖时期的几个人物,在下回书里面再废话一大堆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