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爱去小说网 www.airizu.com,最快更新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最新章节!

nbsp; 他先全部给无视了。

    先听两个小时的歌,尤其温习了那首他颇为喜欢的《纵横星空》,他这才从在音乐的海洋中徜徉的状态脱离出来。

    “薇薇,解除视野屏障,我看看外面的星空。”

    他的住宿舱客厅正靠旗舰外围,拥有最好的星空视野。

    随着用来遮挡视野的光幕投影慢慢散去,他看到了外面的场景。

    陈锋的客厅落地窗口正朝着太阳的方向。

    从这里回望而去,单凭肉眼很难分辨出后方的地球火星木星等行星,只能看见那个隐约带着七彩光晕的拳头大的太阳。

    太阳并不刺眼。

    原本在宇宙星空中回看太阳,不会呈现出七彩光晕。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笼罩在土星轨道与天王星轨道之间的戴森膜漫射了部分太阳光芒,落到戴森膜之外的人的肉眼里,就有了这般绚烂夺目如同泡沫耀斑的七彩光轮。

    陈锋由衷的感叹着。

    戴森膜真是了不起的伟大科技。

    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五百年前的谢尔盖,还是这么强,那个时候就提出了戴森膜的完整设计理念,并在两百多年后被后人消化完毕,并转化为现实。

    在二十一世纪附近的很多科幻作品中,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时常出现戴森球的概念。

    但实际上,以太阳系内部的资源,人类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的金属与半导体材料去建造足以笼罩太阳的戴森球。

    即便材料足够,人类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建造这样庞大的金属构筑物。

    那需要的时间不是以年计,而是十万年百万年计。

    天才的谢尔盖提出了一个令人惊艳无比的创意。

    既然金属与半导体材料不允许,人类的建设能力也不允许,我们为什么不能用生物的材料?

    我们制造一个没有智慧的膜状生命,让它自己长成戴森膜!

    原本属于材料学与能源学的问题,突然被谢尔盖调转了一个方向,变成了生物学上的问题。

    一切理念的根源,又回到了最原始的层面。

    植物。

    光合作用。

    量子物理。

    量子生物学。

    爱因斯坦早在二十世纪就提出来的,光的波粒二象性。

    在一级到二级文明的认知中,宇宙中一切能源看似可以分为无数类,但其本质都是波,同时,当这段能量波呈现出规律运动后,又会转化为物质。

    光、辐射、热能、电能等等一切能源的最终本质都是波。

    光,则正是这种能量中,人类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形态。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5.5亿年,也被太阳的光芒照耀了45.5亿年。

    在地球这悠长的历史中,生命起源,细胞结构复杂化,形成微生物、植物、动物……

    其中的植物,正是生产者。

    所谓生产者的含义,正是利用太阳光为能源,完成光合作用,以形成有机物,并最终被动物与大自然利用消耗,再回归为热能。

    这些热能又不断的通过大气层,弥散到宇宙之中。

    假定大气层是个向内封闭的存在,热能无法弥散,那么其实地球的质量,必定一直在增加。

    增加的这部分,就是光的重量。

    光线照在地球上,除了被反射回宇宙,也会被地球吸收一部分,那么地球会受到光压的冲击。

    这个光压或许极度微小,但却客观存在。

    这正是光这种能量的质量化表现。

    在植物诞生后,叶绿素的出现,让地球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得到质变。

    光合作用,在人类掌握反物质技术之前,依然是人类所见最高效最不可思议的能源利用方式。

    它充满了大自然的玄奇。

    它的诞生,仿佛宇宙仁慈的馈赠。

    在光照到树叶,投进叶绿素的瞬间。

    光被吸收了,转化为一段纯粹的能量。

    这段能量跨越时空的局限,在光的层面湮灭,又在叶绿素的层面自虚无中诞生,准确的命中了那个测不准的电子,将其击飞,最终催化完成一系列的反应,生成ATP。

    谢尔盖的灵感,便源自于光合作用,源自于对这个从光到物质的转换过程中,那足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不可思议的超高效率量子转化。

    谢尔盖吸收了前人所有的知识,尤其是另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赖闻明的全部成果,模拟设计出了一段人造DNA序列。

    这是一种不应该自然出现在宇宙中的伟大生命。

    两百余年后,生命科学院的那一代专家将这段DNA序列从理论转化为现实,并合成了两粒种子,分别由不同的飞行器载往太阳系内空间南北两极直线对应的两点。

    这两粒种子在宇宙真空中吸收光线,发芽生长,长出一片薄如蝉翼,却又能承受太阳风与宇宙辐射的巨大的膜。

    几十年过去了,两片膜最终在黄道面完成精准的对接,成为一个橄榄型的巨蛋,笼罩了土星与天王星之间的轨道。

    它既是机械,又是生物。

    它在宇宙真空中存活,并完成光合作用。

    与发生在一棵树里的量子反应不同,戴森膜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量子反应,更令人惊叹。

    可以这样理解,一缕光在太阳轨道的这一面照射到戴森膜上,汇聚出的那一抹能撞飞电子的能量,可能在太阳轨道对角线的另一面诞生。

    这瞬间,能量跨越了三十亿公里的距离,是光速的无限大倍。

    与普通的植物又不同,戴森膜上被撞击出来的电子,并不会马上去撞击元素生成ATP,而是会盘旋汇聚成一道巨大的电流,绕着戴森膜盘旋运动,并最终形成了一个符合安培定则的巨大线圈,形成了与太阳南北极磁场同轨的巨大电磁场。

    这个推动电流流动的电压,在人类目前的理解中,是无限大。

    人类利用这个电压差,在戴森膜上构建并联电路,在太阳系空间内构筑出庞大的超远程微波输电网络,将电流送达到各个星球与太空基地上,为人类提供能源。

    在唐天心的快速穿梭机前往天王星外轨道时,时不时的变向,就是在避开那肉眼无法看见的微波输电网。

    另一面,伴随电流的螺旋涌动,电子汇聚在戴森膜南极的生物核心上。

    电子流在这里出现了分类,先是再度回归本源能量,然后重新凝聚为物质。

    夸克诞生了。

    原子、中子、电子又再度诞生了。

    在戴森膜的南极,能量直接生成了质子与电子组合而成的氢以及氢的同位素。

    这些同位素又如同太阳里的氢元素一般,发生着剧烈的聚变反应,生成元素周期表上更大原子量的同位素,最终生长为如同果实般的巨大生物电池。

    质能转化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纯粹的能量,变成了真正的物质。

    这相当于直接将太阳辐射从能量转化为物质,又属于新的,可以无限利用的新能源。

    其产量无限。

    太阳不灭,永恒不止。

    陈锋安静的目视着戴森膜,想象着里面宏大到超乎理解的沛然电流,深吸口气。

    只能感叹一句伟大。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